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诞生了不少姓氏,姓氏作为一脉相承数千年的文化,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信息。
人口最多的张王李姓有着接近一亿的人口,人口最少的姓氏只有寥寥数百人,甚至有些姓氏户口本上都打不出来。
中国人口最多的几个大姓当中,很多都是古代王室的后代,毕竟王室占用的社会资源多,妻妾成群,诞生的子嗣也多,开枝散叶之后的人口,基本就是呈指数型增长。
李姓一族在历史上出的皇帝那是数不胜数,三大姓之一的王姓虽然没出个几个大一统的朝代的皇帝,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周朝王室姬姓后裔,尤其是王姓,很多后期称王的诸侯国灭亡后,后代都是以王为姓。
而我们的张姓,虽然看似普通,既不是王室后裔,也没有建立过什么政权,但中国人的信仰领袖张百忍的确是姓张,这也是张姓人所津津乐道和骄傲的东西。
但要说精神领袖,还是要数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了,孔家后人也都被历朝历代所供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长盛不衰的一个家族。
但是很少人知道,孔子并不是姓孔,而是姓子,孔氏,名丘,字仲尼。但是我们现在却几乎没有见过子这个姓氏了,那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子姓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销声匿迹的呢?
子姓本是商王朝的王族姓氏,随着商王朝的繁盛而遍布当时商朝的领土之上,但后来武王伐纣之后,商朝灭亡,很多殷商王室后裔都改姓避祸了。
但是也有一部分贵族继承了姓氏,比如宋国以及北逃建立箕子朝鲜的箕子后代。
周武王在灭亡商朝之后,出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对商朝王室赶尽杀绝,而是将商王朝后裔留在原来商王朝的王畿之地,朝歌城以及安阳附近继续供奉祖宗的宗庙。
当时的国家形式主要还是各个方国之间的联盟,商王朝虽然是绝对的天下共主,但各大方国也在政治、军事上有着一定的独立性。
周王朝在这种方国联盟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血缘关系去维系,就是将自己人派到各大方国担任首领,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这些国家能够听话,而不是像商朝的各个方国一样,时不时就不听话了。
周武王留下的纣王的儿子武庚在朝歌城,其实也就算是分封的一种形式了。只不过位置不变、人也不变而已,就像四川的蜀国一样,蜀国本身就存在,只是过来求了一个周朝官方的认证证书而已。
但毕竟是外人,还占据着中原的富庶之地,周武王还是对这些商朝后裔不太放心,怕他们造反,就将自己的三个兄弟分封在了朝歌城的周围,时刻监视着商朝王子武庚的一举一动。但周武王万万没想到,武庚没出问题,安排的这三个兄弟出了问题。
周武王死后,年幼的周成王继位,周公旦和召公辅政,这时候在监视武庚的管叔鲜不干了,认为周公旦可能会夺权,夺取周成王的王位。
于是他就借用武庚的力量,打着类似“清君侧”的旗号掀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三监之乱”,企图杀掉周公旦和召公。
但实力还是稍逊一筹,管叔鲜和武庚被诛杀,三监之乱被平定。周公旦虽然胜利,但周王朝的实力也损耗不小。
周公旦看商王朝的残余势力竟然还有这么大的能量,不禁一阵后怕,毕竟这一仗如果没打赢,周王朝的气数可能就会绝于这帮商朝遗民手下了。
于是周公旦就着手收拾这帮商朝遗民,但毕竟参与造反的只是高层的几个人而已,诛杀贵族平民的话恐怕会引起民愤。
于是周公旦就想到了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道理,将商朝遗民分流,一分为二,一部分继续留在朝歌城附近,只不过管理者不能再是商族人了,而是派自己最有能力的九弟康叔封前去治理,建立了卫国。
而另一部分,则是要进行大移民,将这些移民迁到他处,以防殷商遗民力量过大。
于是这些人就被迁往了南边的宋国,就是孔子老家的那个宋国,归商王朝的大哥二哥微子启和微仲衍管辖。你可能会问,还派商朝人管辖,就不怕这俩人再造反吗?
周朝对微子启还是比较信任的,因为微子启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周王朝的开国功臣,所以忠诚度还是非常够的。
再加上现在实力一分为二,周边都是姬姓诸侯国监督,晾他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至于为什么说微子启是周朝的开国功臣,主要是当年商纣王囚禁西伯侯姬昌的时候,微子启在一旁说了不少好话,劝纣王放了西伯侯,结果放虎归山,姬昌带领周人大力发展,养精蓄锐,对商王朝虎视眈眈。
后来在武王伐纣的时候,微子启非但没有帮助弟弟商纣王帝辛抵抗周人大军,反而还联合内奸胶鬲与周人大军里应外合,打开了朝歌城的大门。
这就几乎与袁崇焕打开山海关是一个性质,就连后来的毛润之先生都评价微子启不是一个好人。
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微子启成功的活了下来,并在诺大的一个宋国当中当了国君,王畿之地比当年在商朝的待遇都要好上不少,后来卫国的商朝遗民迁过来之后,宋国更是俨然第二个商朝的存在了,只不过不再是天下共主了而已。
微子启死后,不知什么原因没有父死子继,而是商纣王的二哥微仲衍继承了国君之位。
不过这个微仲衍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记载,甚至很多人都怀疑他和微子启是一个人,但这个默默无闻的宋国君主,就是我们后来孔老夫子的直系祖先。
直到孔子的十一世祖宋闵公的时候,还都是沿用的子姓,在外的宋国人也大都以国为氏,称为宋某某,这也是后来宋姓的主要源流。
但由于孔子的十世祖并非宋闵公的嫡系血脉,而是庶出,所以从十世祖开始,虽然孔子一脉虽然还是子姓,却不能再称之为子某某了,子在正式场合中只能是嫡系的正式姓氏,旁系公族只能另用它氏。
就像我们所熟知的商鞅,就是这种情况,商鞅是庶出的卫国姬姓后代,虽然也是姬姓,但整个周朝的贵族大多数都是姬姓,能真正叫做姬某某的只有几个继承爵位的国君。
商鞅是没有资格叫姬鞅的。在国内时,由于他是庶出公族的子孙,所以他可以以公孙为氏,叫做公孙鞅。
这种叫法在国内还可以,但一旦出了国,每个国家都有不计其数的公孙氏,难保不会有另外一个公孙鞅,所以商鞅就可以以国为氏,称自己为卫鞅。
就像后世《三国演义》中武将上阵先自报家门“吾乃常山赵子龙”一样。
后来商鞅有功于秦国,在河西之战中大败卫国的魏武卒,秦孝公将商於十五邑奖赏给了商鞅,商鞅才又以“商”为氏,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商鞅。
而孔子的先祖也是一样,并不能称自己为子某某,而是直呼其名,或是加上个公孙,或是加上自己的官职,或是以封地为氏。
孔子先祖究竟是以什么为氏已不可考,毕竟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人物,历史惜字如金,不会有太多的记载。
但是孔这个氏,确是来自于孔子家族的一次大事件,或者说来自于一个叫做孔父嘉的六世祖。
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司马,字孔父,名嘉。
孔父嘉是宋殇公手底下的能臣,在对郑国作战失利之后,孔父嘉的风评一度跌到谷底,再加上战争劳民伤财,引发了国内百姓的怨言。
这时候宋国的太宰华父督看上了孔父嘉的妻子,再加上孔父嘉战败,华父督就直接趁机杀了孔父嘉,娶了孔父嘉的妻子(孔妻不堪其辱,自缢身亡)。
正是这次大事件,让孔子的家族没落,孔父嘉的曾孙防叔害怕华氏的逼迫,逃亡到了鲁国,后来就生下了孔子,孔子或许是为了纪念家族的历史,铭记父亲逃往鲁国的屈辱,就以孔为氏。
后来孔子功成名就,名震天下,孔子的后代为了彰显和孔子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就都以孔为氏。
这时候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是礼崩乐坏,姓氏之间的界限就已经很模糊了,到了后来秦始皇扫平六国,各诸侯国的后代要么以国为姓,要么沿用上一代的官职、氏、爵位等等,就有了后来各式各样的姓氏了。
而我们的孔老夫子,因为其思想独步天下,后人也承受恩荫,被历朝历代所善待,一直传承至今。
但是当年的那个子姓则是销声匿迹了,至今只有在云南省永胜县还有这个姓氏的家族。并且每家每户都有当年商朝先祖信仰的玄鸟图腾,大概率就是当年的商朝后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