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0~1524) 55岁
简介:
唐伯虎,男,曾用名(亦名):真名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鲁国唐生、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实在是太刺激了!!!
出生:
1470年3月6日,出生于苏州府吴趋里
父母:
父亲为唐广德,母亲为邱氏
背景:
1471年 2岁
1472年 3岁
1473年 4岁
1474年 5岁
弟弟唐申出生
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史籍。(具体年代不详)
1477年 8岁
1478年 9岁
喜爱绘画,稍长即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具体年代不详)
1480年 11岁
1481年 12岁
结识才子祝允明
1483年 14岁
结识文徵明,并得到文征明父亲太仆文林的欣赏。
题外:文林(1445-1499),文征明之父,进士出身,历任永嘉县知县、博平县知县、南京太仆寺丞、温州府知府,因病卒于任内。
拜师明画家沈周:
与文徵明一起拜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1427年-1509年)。(具体年代不详)
1485年 16岁
成为秀才:
通过院试考试,成为秀才。
秀才特权:
秀才可免除徭役、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获得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秀才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
秀才义务:
生员必须不断参加考试,如岁考(考核),两年举办一次,成绩分六等;一、二等赏为"科举生员",可参加"科考",科考一、二等可取得乡试的资格;岁考三等无升降,岁考第六等则黜革。
经常会作为乡民与公家之间沟通的渠道。遇上地方上的争执甚至械斗,或者平民要与官衙陈情、投诉、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生员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礼、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文等习惯。
唐伯虎对求取功名一事并不热衷,结识好友张灵。
唐寅、祝允明、罗圯、白钺、涂瑞与刘机在沈石田所绘的《壑舟园》图上题诗。注:壑舟园为王鏊之从兄王盘的别业。
1488年 19岁 秀才
娶老婆,第一任妻子徐氏:
娶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
作《对竹图》
儿时的好友刘秀才病逝,作墓志铭。
注:刘秀才名刘嘉德,字协中,年长唐寅两岁。
1492年 23岁 秀才
为启蒙老师沈隐君写墓碣文。
注:沈隐君名沈诚,字希明,号隐君,姑苏长洲人,死于弘治六年五月,年七十,开馆售业为生,是唐寅的蒙师。
唐家争夺武林兵器谱上排名,唐家受重创(电影情节):
年轻时为争夺武林兵器谱上的排名,曾与唐伯虎之父唐天豪比武。比武中唐天豪使出唐家绝学"霸王回马枪"时,夺命书生竟将唐天豪以纯钢制造的枪头折断,更一剑刺中唐天豪心脏,使其最后郁郁而终,从此夺命书生成为唐家仇人。
注意:实在不知何故,唐家竟然一年之内,连续几位至亲病故。故将此电影情节列出。
家庭变故,父亲,第一任妻子去世:
年底,父亲唐广德、妻子徐氏不知何故相继去世,相继病逝,家境逐渐衰落。
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准备科考。
家庭变故,人生重大挫折:
年初,母亲邱氏、妹妹又相继去世。
唐寅年二十六岁,已有白发,故写《白发诗》,时年五十岁的文林(文征明之父)作诗唱和。
唐伯虎为许天锡之妻高氏作墓志铭。
唐寅画《桂香亭图》。
作《中州览胜序》。
娶第二任妻子,何氏(具体年代不详):
在科考会试之前,娶何氏
参加录科考试期间与好友张灵(落魄不羁的才子)宿妓喝酒,放浪形骸
应天府乡试中解元,成为一名举人:
参加弘治戊午年应天府(南京)乡试,得第一名举人,即解元。
题外:1498年弘治十一年戊午科,当年同期各省谢元混的怎么样?
正科会试卷入科举舞弊案,仕途终止,人生重大转折点:
参加会试,唐寅与江阴富家子弟徐经一同赴京赶考,徐经进京时还带了6名戏子。
二月底,户科中给事华昶突然参奏,称会试总裁程敏政事先泄题给徐经、唐寅,要求暂缓放榜。
户科中给事华昶奏:
'国家求贤,以科目为重,公道所在,赖此一途。今年会试,臣闻士大夫公议于朝,私议于巷:翰林学士程敏政,假手文场,甘心市井。士子初场未入,而论语题已传诵于外;二场未入,而表题又传诵于外;三场未入,而策之第三四问又传诵于外。江阴县举人徐经,苏州府举人唐寅等,狂童孺子,天夺其魄,或先以此题骄于众,或先以此题问于人,此岂科目所宜有,盛世所宜容?陈待罪言职,有此风闻。愿陛下特礼部场中朱卷,凡经程敏政看者,许主考大学士李东阳与五经同考官重加翻阅,公为去取。俾天下士就试于京师者,咸知有司之公。
皇帝明孝宗判处徐经、唐寅有"夤缘求进之罪",令"黜充吏役",最终唐寅坚辞不就,而同行的徐经选择被派发浙江充吏役。
唐伯虎从此,绝意仕途,后漫游华中、江南诸山。
题外:夤缘求进,是指拉拢关系,攀附权贵,以求高升。
题外:程敏政(1445年-1499年),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敏政总裁会试,对唐寅的文章大为赏识,但有传闻江阴富人徐经贿其家童,得会试试题。程敏政与徐经、唐寅等一同下狱。事后,程敏政后来革职归乡,不久去世。程敏政之死,被疑似为官场的权力斗争所致。
题外:徐经(1473-1507),江阴巨富,与唐寅友好,其曾孙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徐经作《贲感集》以自明,后抑郁而死。
题外:华昶,户科中给事,以"言事不察实"调离北京,任南京太仆寺主簿。
举人特权:
会试科场失意,妻子离去:
本被黜为浙藩小吏,但唐伯虎深以为耻坚决不去就职,于是归乡。
唐寅归家后夫妻失和,休妻。
无颜在家,失意之余远游外地:
为排解心中苦闷,唐伯虎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闽、赣七省。
先是在镇江、扬州一带盘桓,然后沿长江逆流而上,经芜湖、九江、黄州,到达岳阳,再南行至衡阳,最后经福建、浙江和安徽返回苏州。
贫困卖画为生:
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伯虎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传世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士全集》。
游历归家后得病,医疗很久才见好。
兄弟分家:
与弟弟唐申分家
娶第三任妻子,沈九娘。(具体年代不详)
娶沈氏,或名九娘,一传十、十传百之下变成唐伯虎娶了九个妻妾。
靠卖文画为生,纵情于酒色当中来自娱。
谋求建桃花庵别业,作《王氏泽福祠堂记》。
与文征明失和:
唐寅作《答文徵明书》,由书中意思可见唐寅与文徵明二人关系失和。
题外:四大才子,混的怎么样?
题外:6月9日,明孝宗朱祐樘去世,明武宗朱厚照继位。
为老师王鏊绘《出山图卷》。
筑桃花庵别业及梦墨亭。
六月,唐寅的侄儿唐长民夭折,年仅十二岁。
八月,送别戴昭,作有垂虹诗与图画。
注:戴昭,早年跟随唐寅学习《诗》,后改随薛世奇治《易》,正德年间任浙江绍兴府儒学训导。
建桃花坞,靠绘画为生:
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开始绘制大量作品,其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
为张献翼的祖父绘《宝鹤图》。
秋香原型,比唐伯虎大二十几岁:
秋香根本不是华府的俏婢女,而是南京一名颇有名气的青楼妓女,命途坎坷。秋香是明朝成化年间南京妓女林奴儿,她的年纪比唐伯虎(1470-1724)大二十几岁。
林奴儿(1450-?),一名金兰,号秋香,出身官宦人家,自幼聪明伶俐,熟读诗书,且酷爱书画艺术。可惜未到及笄之年,父母就不幸双亡,她由伯父领养。
没几年,约莫1465-1487,伯父就将秋香带到金陵,秋香因生活所迫,只得在声色场中作官妓。秋香美貌聪慧,冠艳一时,当时被誉为"女中才子",她所画的丹青画,更有名气。
传林奴儿拜吴门画派开山鼻祖沈周为师,是唐伯虎的师姐。
后来,秋香脱籍从良;有老相好想和她再叙旧情,她画柳于扇,题诗婉拒。
唐伯虎点秋香"三笑烟缘":
唐伯虎点秋香是根据萧若元说明史,明末有笔记说及唐寅曾为街上婢女对其一笑,而追随至一大户人家倭身为仆,后来被发现,将婢女赐予唐寅,该婢女就名秋香。
华太师原型,比唐伯虎小二十几岁:
华太师是唐伯虎母亲情敌的丈夫,其历史原型为"华察",无锡望族(1497~1574),因做过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官,辅导过皇家孩子读书,被称为"华太师"。历任庶吉士、户部主事、兵部郎中、翰林院修撰、曾出使朝鲜、后任应天府会试主官,拜侍读学士。因拒绝奸相严嵩结纳,被告老还乡。
绘《女儿娇水墨牡丹图》。
写信给文徵明,两人捐弃前嫌。唐寅为时任吴县知县何炌绘图画。
写有《许旌阳铁柱记》和《荷莲桥记》。
投靠宁王:
秋,任江西南昌宁王朱宸濠幕宾,后发现宁王图谋作乱,于是饮酒狎妓、装疯裸露,逼得宁王放他回苏州
唐伯虎逃离南昌宁王府:
三月,唐寅装疯被宁王放还。
同年唐寅绘《梅枝图》。
为吴县知县李经书画,写有《长洲高明府过访诗》;
送徐朝咨归乡作《金华序》;
为吴德润夫妇写墓志铭。
为吴县知县李经作诗。
十一月望日,唐寅夜宿广福寺(又名光福寺),并留有诗篇。
夜晚作梦,梦醒作《记梦诗》。
与孙思和绘《丹阳景图》。
唐寅为岳母吴孺人作墓志铭。
唐寅的老师王鏊七十岁,作《七十寿序》与《寿王少傅》七言律诗。
唐写与沈徵德和顾华玉在禅寺饮酒作诗,有《五十言怀诗》。唐寅为华云绘《山静日长图》。
题外:宁王之乱,奇葩皇帝南征
六月十四,宁王在南昌起兵造反,波及江西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今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南部)。
七月廿六,宁王朱宸濠父子等皆被擒。宁王之乱结束,为期共四十三天。
八月,明武宗亲征。明武宗身边的嬖幸甚至建议将朱宸濠放回鄱阳湖里,让明武宗生擒,以展示皇帝威信,后因故作罢。
十二月,明武宗在通州处死朱宸濠,除宁王之藩。
1520年 51岁
题外:明武宗朱厚照御驾南征返回北京途中,于淮安清江浦上学渔夫撒网,作为游戏,却失足落入水中,并因此患病。不久,在京师北京去世,年仅29岁。
唐寅送别离任的吴县知县刘辅,作《别刘伯畊》。
作《元旦诗》。
风流才子,"家有九妻":
唐寅作品以山水画、人物画闻名于世,其创作的多幅春宫图也为他个人添加了"风流才子"的名声。
传闻唐伯虎有九个妻子,其实唐伯虎妻妾成群是假的,但他确实刻了一枚"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唐伯虎为人洒脱,落拓不拘,文字秀润流畅,绘画生动清隽,诗多迤逦之句。
去世:
1524年1月7日,去世,葬在桃花坞北,身后仅遗一女。
身后:
后事由其亲友王宠、祝允明、文征明等凑钱安排,祝允明为其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由王宠手书,刻在石碑上。
唐伯虎墓志铭,祝允明作者:
子畏死,余为歌诗,往哭之恸。将葬,其弟子重请为铭。子畏,余肺腑友,微子重且铭之。
子畏性绝颖利。度越千士,世所谓颖者,数岁能为科举文字,童髫中科第,一日四海惊称之。子畏不然,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有一日千里气。不或友一人,余访之再,亦不答。一旦,以诗二章投余,杰特之志铮然。余亦报以诗,劝其少加弘舒,言万物转高转细,未闻华峰可建都聚。惟天极峻且无外,原稿为万物宗。子畏始肯可,久乃大契,然一意望古豪杰,殊不屑事场屋。
其父德广,贾业而士行,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归教子畏,子畏不得违父旨。德广常语人,此儿必成名,殆难成家乎?父没,子畏犹落落。一日,余谓之曰:"子欲成先志,当且事时业;若必从己愿,便可褫襕幞,烧科策。今徒籍名泮庐,目不接其册子,则取舍奈何?"子畏曰:"诺。明年当大比,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勿售,一掷之耳。"即墐户绝交往,亦不觅时辈讲习,取前所治毛氏诗,与所谓四书者,繙讨拟议,祗求合时义。戊午,试应天府,录为第一人。己未,往会试。时傍郡有富子,亦已举于乡,师慕子畏,载与俱北。既入试,二场后,有仇富子者,抨于朝,言与主司有私,并连子畏。诏驰敕礼闱,令此主司不得阅卷,亟捕富子及子畏付诏狱,逮主司出,同汛于廷,富子既承,子畏不复辨,与同罚,黜掾于浙藩,归而不往。或劝少贬,异时亦不失一命。子畏大笑,竟不行。放浪形迹,翩翩远游。扁舟独迈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蹔归,将复踏四方,得矣。久少愈,稍治旧绪。
其学务穷研造化,玄蕴象数,寻究律历,求扬马玄虚、邵氏声音之理而赞订之。傍及风鸟、壬遁、太乙,出入天人之间,将为一家学,未及成章而殁。其于应世文字、诗歌不甚惜,意谓后世知不在是,见我一班已矣。奇趣时发,或寄于画,下笔辄追唐宋名匠。既复为人请乞,烦杂不休,遂亦不及精谛。且已四方慕之,无贵贱富贫,日诣门征索文词、诗画,子畏随应之,而不必尽所至,大率兴寄遐邈,不以一时毁誉重轻为取舍。
子畏临事果,事多全大节,即少不合不问。故知者诚爱宝之,若异玉珍贝。王文恪公最慎予可,知之最深重。不知者亦莫不歆其才望;而媢嫉者先后有之。子畏粪土财货,或饮其惠,讳且矫,乐其菑,更下之石,亦其得祸之由也。桂伐漆割,害隽戕特,尘土物态,亦何伤于子畏,余伤子畏不以是。气化英灵,大略数百岁一发钟于人,子畏得之,一旦已矣,此其痛宜如何置?有过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毁;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摈,此其冤宜如何已?
子畏为文,或丽或淡,或精或泛,无常态,不肯为锻炼功;其思常多而不尽用。其诗初喜秾丽,既又仿白氏,务达情性而语终璀璨,佳者多与古合。尝乞梦仙游九鲤神,梦惠之墨一担,盖终以文业传焉。
唐氏世吴人,居吴趋里。子畏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岁舍庚寅,名之曰寅,初字伯虎,更子畏。卒嘉靖癸未十二月二日,得年五十四。配徐,继沈,生一女,许王氏国士,履吉之子。墓在横塘王家村。子畏罹祸后,归好佛事,号六如,取四句偈旨。治圃舍北桃花坞,日般饮其中,客来便共饮,去不问,醉便颓寝。子重名申,亦佳士,称难弟兄也。
铭曰:
穆天门兮夕开,纷吾乘兮归来。睇桃夭兮故土,回风冲兮兰玉摧。不兜率兮犹裴回,星辰下上兮云雨漼。椅桐轮囷兮稼无滞穟。孔翠错璨兮金芝葳蕤。碧丹渊涵兮人间望思。
唐伯虎山水画《山路松声图》、《江南农事图》、《双松飞瀑图》、《金阊别意图》、《函关雪霁图》、《洞庭黄茅渚图》、《梦仙草堂图》、《西洲话旧图》收藏于国家多个博物馆。
唐伯虎人物画《班姬团扇图》、《王蜀宫伎图》、《嫦娥图》、《李端端乞诗图》、《仿唐人仕女图》、《陶榖赠词图》收藏于国家多个博物馆。
电影电视家:唐伯虎题材巨大的IP,其中1993年:《唐伯虎点秋香》最为经典,由周星驰 饰唐伯虎,巩俐饰 秋香。
归宿:
1547年,墓葬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
子嗣:
女1人
说明:
1、“评价过的可好?”为纯个人主观异想,请勿对照主流客观评价,不喜勿喷,感谢。
2、若是没有任何资料或记录,“评价过的可好?”中某些类别评价有可能取中位值(理论意义是不好也不差,正常普通水平),仅仅是为了右边雷达图能闭环。
3、年岁说明:
①、以出生的第一年为1岁,第二年为2岁,不管是否满整12个月。如1801年12月31日出生,记为1岁;第二年的1801年1月1日,则记为2岁。
②、以去世的最后一年计年龄,不管是否满整12个月。如1899年12月31日是99岁,第二年的1900年1月1日过世,仍然记为100岁。
③、与周岁、虚岁没有关联,一一对照无意义。
④、出生年月记录有误,以目前记录的为准,暂时不管对错。如农历,公历年月混乱,多个文献资料互相矛盾,太离谱,出生去世年月出现混乱,大体采用作者个人主观喜好,本着年岁长寿,出生年月混乱暂以早为准,去世年月混乱暂以晚为准。
⑤、样式“7月20日”表示公历日期,样式“七月二十日”表示农历日期。
4、本着年岁顺序展现一个人的大体完整的成长经历,个中出现重大低级错误等,敬请提醒,以便提高阅读体验。再次声明这里不是官方正史,这个作者也爱胡“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