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虚构的人物,苦难后的重生?浅谈名著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西游记》也是作为相关类型文学的翘楚,荣幸入选,不过与其他三部作品不同,这部小说写的不是人间的内容,而是用宏大的想象力,创作了一个另类世界,讲述了西天取经的故事,本文就来分析一下它的艺术特色。

一、魔幻现实主义的笔调

西游取材于一个历史上存在的故事,就是唐僧前往天竺(今印度)求取佛法的事迹,也有人说是借鉴南宋道士丘处机北上西行去见成吉思汗,后来他的弟子李志常写了一部《长春真人西游记》,介绍这段历程。无论无何,这也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故事内涵还在于其中的神魔志怪部分,已经超越了现实的范畴。

小说在明清获得了长足发展,由于市民社会的兴盛,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提高,以前只是文人墨客闲居雅室的高谈阔论,现在人们通过经济手段,带来很多商机,不少落魄文人由于科举遇阻,于是挺身“下海”,依靠写作谋生,并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西游记》诞生之前,相关描写神仙鬼怪的小说已经有了不少,但是相对零散,没有形成气候,只有到了吴承恩手里,他结合前人的智慧,并发展自己的写作技能,将其发扬光大,名留青史。

很多人一开始看《西游记》,就认为这部小说十分有趣,写的不是人间的事情,却似乎在不少人物身上能看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这就说明作者虽然是借用魔幻的形式,但内涵还是当时人的心理,所以才会如此打动人。以当中的主角,唐僧师徒为例,其实他们的角色在我们的生活中都能时常碰到。

作为领头人的唐僧,看似婆婆妈妈,唠唠叨叨,但却意志坚定,善于维护关系。

本来与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相比,唐僧虽然也是金蝉子转世,来历不凡,但是给他的设定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凡胎,没有特殊才能,需要依靠周围的保护才能逢凶化吉,到达彼岸。他与孙悟空的关系时常紧张,却与猪八戒、沙僧的关系相对融洽,这里面的门道耐人寻味。

孙悟空在书中出场就是桀骜不驯,个性十足的狠角色,他抱负广大,异常张扬,当然本领特高,可因为自己势单力孤,还是没有斗过对手,被强行按在五指山下,接受百年风雨的考验,希望迎来有缘人的拯救。

唐僧就是他的真命天子,依据如来佛的安排,孙悟空的猴性和霸道在日久年深中被逐步磨砺,锋芒褪去,变得相对成熟,因而适合担当取经事业的大任。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蜕变,年轻时充满理想,不知天高地厚,以为世界只要任我闯,就会无往而不利,但是逐渐碰壁之后,便会渐渐清醒,懂得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脚踏实地,走向未来。

孙悟空也是这样被驯服的,不过大家还是对他不放心,于是让唐僧给他戴上了紧箍咒,有了制约办法。

事实证明,让孙悟空听从管教,没有杀手锏,让他了解阿喀琉斯之踵的命门是不行的。唐僧和孙悟空刚刚上路不久,因为双方价值观的冲突,悟空对山贼大行杀戮,这惹得慈悲为怀的师傅非常不满,而且怎么劝告都不听从,于是念起紧箍咒,才迫使徒弟就范。

由此可见,对一个本领高强的人来说,他的主观能动性较强,经常打破规矩行事,这样就可能与集体原则冲突,并且违背领导的意志,降低大人的威望,这样做不管结果如何,总会使得双方关系紧张。

因此人们总是在发现使用人才的时候,感到十分头疼。如果要使用,必须令其自由发挥,不受约束,否则就失去作用力。但如果真要顺其自然,又会在局部造成破坏,不利于稳定,所以情况就显得十分微妙。

通常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偏向于在无事的情况下保守,在有难的状态下激进。就是当需要办事的时候,让能干的人冲到第一线,解决问题。一旦事件平息,就会褫夺权柄,甚至告诫惩治,这虽是权谋之术,却也无可奈何。

孙悟空当然是一个人才,但他的出格举动总是和唐僧的理念相悖,此刻也许需要一位从中润滑的掮客进行说项,猪八戒就充当了这一角色。

从全书来看,猪八戒貌似是一个滑稽人物的代表,好色贪吃,善于投机取巧,而且容易动摇,散布失望消息,天天嚷嚷着要回高老庄。不少人对其有好感,因为他只是故事中的一个丑角,看起来荒唐有趣。但要是你身边出这么一位人物,到处拆台,净给你帮倒忙,那你会高兴吗?

作为读者的我们设身处地来想想,唐僧对此应该心知肚明,虽然他看起来宅心仁厚,但是还有一定的眼光,不然不可能完成任务,而他还与猪八戒走得很近,非常信任,这是为何呢?

原因就在于猪八戒会来事儿,而且能屈能伸。虽然他能力不大,但是热衷钻营,能够跑关系。他本身有很多欲望,看起来俗不可耐,但也有自知之明,能够幡然悔悟。

悟空和唐僧多次因为妖怪的把戏而闹翻,猪八戒有时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一遇到危险,他还是能够放下身段,到大师兄那里来请求救兵的。孙悟空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而且有极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虽然每次被伤害得很深,但在猪八戒的说和下,总能激起他的热心肠,所以问题就好解决的多了。

因此,我们可以在很多团队里,看到类似猪八戒这样的人物,他们就是一个帮闲的人物,平时并不显山露水,似乎产生不了什么突出价值,但是他对人际关系的内涵十分了解,能够投其所好,让大家更好地工作干活儿,也许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最大价值。

总之一句话,就是有本事的人脾气大,没本事的人性格好,两者结合能够做领袖,只要具备其中之一,就是一颗螺丝钉了。有本事的人毛病大,这令他的价值大打折扣,没能力的人过失少,这让他的破坏微不足道。而能够将两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也许就是成功的保障。

唐僧的第三个徒弟沙僧就是一个非常没有存在感的老实人,他不像悟空那般张牙舞爪,也不和猪八戒“同流合污”,嘴尖舌长。但这样一个人也许就是芸芸众生的标配,能力和品德尚可,都不过度满溢,可干一些基础的工作总是需要人手,自己就能充当这块革命的砖头,有时显得必不可缺。

书中对唐僧师徒四人的描写,其实就是拟人化的世界真相。作者依靠一些虚构的人物写出了我们生活的现象,他们身上的点点滴滴,都给予我们特别大的启迪,经历得越多,感受越深刻。

二、患难后的重生——取经路上的模拟困境

书中记载了西天取经时的苦难,就是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到达西天。当时孙悟空在碰到唐僧之后,听到了这个目标,感到非常诧异,他心想自己一个跟头就能翻越十万八千里,何必这么不辞辛劳,受这些冤枉罪呢?于是主动请缨,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迅速达到目标。

悟空的这一请求被唐僧拒绝了,他认为这一切都是佛祖的安排,不能僭越行事。由此也倒是点出了生活的真谛,凡事必须经过考验才能有所收获,成佛之路异常艰难。即便类似孙悟空这般天赋异禀,但也由于出名太早,风头太盛,遭遇了重大挫折,这样的教训历历在目,唐僧对此心知肚明,必须按照计划来进行。

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打击,有的来自外在,有的出于自身,有的是克服不了内心的诱惑,有的是摆脱不了性格上的缺陷,所有这些都会在考验的路途上进行遭遇,并且不断修正。

所谓的求佛过程,正是我们成长的道路,那些唐僧师徒遭遇的种种有关不幸的倾轧与名利的纠缠,就是超越人性,实践信仰的锤炼。当然这其中有很多世俗不堪的丑恶,而我们能否保持本心,坚定不移,事关将来的归宿。

三、总结

《西游记》全书都是借物写人,旁敲侧击,当中借用了很多戏曲化的桥段,并且使用了很多诗歌唱词,令全书通俗易懂,文采斐然,因而流传千年而不朽。

正是因此,直到现代,由此IP衍生的周边产物,还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鲜活的艺术作品,有关的影视、音乐与游戏层出不穷,从此可见,《西游记》的魅力长盛不衰,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更是属于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