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皇帝自称孤家或寡人?
我们读书或看电影电视总是能看到皇帝自称为朕、孤家或寡人,而皇后也常常自称为哀家。对此很是令人难以置信。因为,除“朕”是从秦始皇起规定是对皇帝的专称、特称外,孤家,寡人,哀家,都不是什么好词。比如,我们常用的成语“鳏寡孤独”—— 泛指失去依靠,需要照顾的人。《孟子·梁惠王下》解释为: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那么,皇帝为什么自称孤家或寡人呢?近日重读老子《道德经》终于找到了原因,解除了迷惑,才恍然大悟。
老子在《道德经》第39章中云:“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从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这话翻译成白话就是:所以高贵以低贱为根本,高上以低下为基础。因此,候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不是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不要求琭琭晶莹像宝玉,而宁愿珞珞如山石。
老子还在其后的第42章中又再次提到“孤、寡人、不谷”。原文是:“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益,或益之而损。
平常普通人最厌恶的是“孤、寡人、不谷”。而王公却喜欢以此自称。
那么不谷是什么意思呢?好在有度娘可问。
不谷是“不毂”,今人简化为“不谷”。 “不毂”是先秦诸侯之长的谦称,本为周天子所用,后来周室衰落,诸侯霸主也僭用了。不谷是原意是不得养、不得相养。《诗·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我想,皇帝自称孤家寡人,皇后自称哀家,这大概就像很多地方的给小子子起名的习惯,名字起得越贱越好养活,越俗越不容易夭折,越会有出息。
我姨娘家有两个表弟,一个叫小孬子,一个叫小赖子。当时我外公怕他们夭折,不好养活,就给他们起了这个名字,我比他们大十多岁,当时上初中,很不理解怎么起了这么难听的名字。直到现在,如不是正规场合,我私下还是叫他们小名。他们现在虽没有多大作为,但在当地本村也算是知名的“小人物”。此例绝非杜撰,在此或可佐证。
古人认为能够统治天下的都是道德高尚的人,君王如何失去高尚的品德就失去了天下的掌控和统治,但皇帝又不好自己说自己品德高尚,所以就自谦说自己是孤家寡人。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这些看似自轻自贱的词,完全是虚情假意地“自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