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也称“攒活”或“使鳔”,是在部件榫卯接合部位刷鳔胶,然后进行组装。
鳔胶的制作过程复杂,并且熬制和凝固时间较长,目前很多家具制造企业用强度更高的化学胶代替;有的甚至在结构上粗制滥造,单纯靠胶接合,出现“严不严,拿胶填”的现象。
在老的匠人看来,化学胶没有传统鳔胶的可逆转性,一味靠胶接合的做法是“绝户活”,失去了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精髓。
实际上榫卯接合之间的空隙要非常小,榫头插入卯眼中既可活动又不能活动太大,榫头插入一半时,透过卯眼能刚刚看到榫头的缝隙,用匠人的话说是“似见亮似不见亮”。
使鳔讲究“两口鳔”,两口指的是两边抹,榫头和榫眼都得抹到,并且要趁鳔热的时候抹,这样胶容易渗进去。
好的匠人做的家具既省鳔又严实,榫卯之间的空隙不是用胶堵严的,而是靠鳔搓严的。
一件使好了鳔的活儿,用锤砸,就是将木头砸折,使过鳔的榫卯接合的部位也不会开。
使鳔的鳔棍也有讲究,不能使用毛笔或刷子,要用似圆珠笔粗细的藤条。把藤尖用热水泡开,泡上一段时间后用锤砸成毛笔头的形状,蘸着胶往卯眼里抹鳔。
这样既均匀又不掉毛,而且耐热,干、湿都不会出问题。
不同季节使鳔的稀稠不同,有“冬使稀,夏使稠,春秋两季使将就”的说法:冬天天气凉,鳔容易凝固,所以要稀一些;夏天热量不容易散出去,要使稠一点;春秋季节要做到用鳔棍一提,刚刚能拉出线。
鱼鳔胶的主要成分是生胶质、胶原蛋白和凝胶,是成年的大黄鱼鱼鳔经过加工处理后制得的胶料,俗称黄鱼胶。
鱼鳔胶在冷水中吸水膨胀,在热水中受热溶化,所以它的最大特点是可逆转性,粘接之处在鳔胶受热溶化后容易拆开,不会损坏榫卯结构。
过去匠人使用的鳔胶都是自己制作的,要经过选、泡、蒸、砸、滤、熬、晾等工序。
鳔胶的制作过程
1. 原料准备
选料要讲究,河鱼个头小,鳔黏性不如海鱼,因此最好选择质地好的海生大黄鱼的鳔,干透备用。
一般在霜降以后熬制鱼胶,因为这段时间空气冷而干燥,有利于胶的凝结和晾晒。天气太热胶不凝结,干得慢,而且容易变质发臭、发霉。
2. 泡、蒸
将选好的鱼鳔放在清水里泡,发软后用剪子剪成尽可能多的小块,继续泡24小时。等鳔体变得烂软、通体发白时,从水里捞出,去除水分放在盘子里,放到蒸笼里蒸三四十分钟。
取一块用牙咬,感觉糯软、粘牙即可。
接着泡鱼鳔,泡的时候先把鱼鳔上的脏东西去掉,用温水泡一天半到两天,原材料有些黏度,里面没有硬芯,就泡透了。
3. 砸鳔
将鳔取出后放在铁盔中长时间地用锤砸,鳔越碎越好,这样出胶率高。如果鳔较干,可添加适量的开水。
砸鳔需要消耗大量体力,木工行里的老人常说“好汉子砸不了三两鳔”。
因为这不仅仅是力气活,更要讲技巧:用铁盔盛鳔,使铁杵砸,随砸随兑温水,砸到一提铁杵,鳔浆能拉出线来才行。
4. 过滤、熬制
将打好的胶取出,放在纱布上包好。将纱布放在铁碗中,一边泡一边挤压,反复进行,直至胶液全部渗透到碗中,剩下的鳔渣晾干可下次再用。
胶液再上锅兑水熬,木匠工具箱里都装有“鳔锅”,锅分两层,内层盛胶水,用水的量全在于匠人的经验,放入胶后隔水加热。
熬胶需要10多个小时,因此不用分层的鳔锅,胶很容易熬糊。
传统熬制鳔胶用的鳔锅
5. 晾晒
将用铜纱网过滤后的胶液倒入大而平的容器中,待胶液呈冻状而未完全凝固时,用小刀拉成小条,放在通风处晾晒,最后将干硬的胶体放在密闭的器具中储存、备用。
有些透榫组装后为了增强牢固度,还需要加楔子。通常一个榫眼需要两个楔子,楔子的制作很简单,可以用斧子直接劈出来。
楔子做好后用锤子轮番敲击,挤进榫眼,最后用截锯将端头拉正、刮直。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木工师傅在“攒活”时,都会在平整的地面上进行,以便及时判别成品是否装正。
如果在不平的地面上进行组装,由于腿上受力不均,容易造成家具的变形,等到家具组装完成后,就很难再矫正。
净 活
鳔胶干透后需要先擦干胶迹,用镑刨修整接口部位,用刮刀刮磨表面,以便染色和烫蜡,这个工艺过程叫净活。
刮 磨
镑刨是在带柄的木条上,嵌入多片钢片,将这些钢片用钢锉找平后,再用钢锉将钢片开刃。
不同硬木材料的纹理结构不同,用其他刨子进行找平加工时会因戗茬而起堑,镑刨加工木材表面的效果更细致一些,所以只有硬木家具的制作才用到镑刨。
蜈蚣刨和小镑刨
镑刨特别能“拿戗”,使用镑刨不会因戗茬而起堑,还可以将不平的硬木表面修整得平整光滑。
镑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蜈蚣刨和小镑刨。蜈蚣刨俯视就像蜈蚣一样,有很多脚,常用于板面的刮平;小镑刨用于修整线脚。
蜈蚣刨和小镑刨
使用时将镑刨放在已经刨平的木料上,用力压住向前平推,刮平、刮光硬木表面上由戗茬等造成的小坑。
刮磨后的家具半成品纹理清晰,线条流畅,表面平坦,无波浪感,手感平滑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