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健康的重要性

人们在世间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以健康为基础的,一旦疾病缠身生命则失去质量甚至尊严,如果过早的离开这个世界,曾经的一切拥有又如梦幻泡影。老子讲「长生久视」,他希望人们更长久、有质量的生活于世。

疾病因何而来?现代医学把之归咎于细菌、病毒,可是细菌、病毒何故在此安家落户,同样的自然环境下,有人生病、有人安好。我们在考虑细菌、病毒这些直观「敌人」的同时,却忘记考虑了人体自己,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我们自身的环境变化,给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提供了生存、繁殖、作乱的土壤,从而产生疾病。

中医认为致病的因素有三:

外因(风、寒、暑、湿、燥、火);

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

不内外因(饮食不节的脾胃受损)。


这些因素使人体环境发生变化,养生不仅要养形,也要养心,改善自身的环境问题,才是健康的王道,故《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




情绪致病由心而起,祸及五脏。按照五行来划分: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通过五行的生克关系,又对相邻、相隔的脏腑产生影响。比如木克土,过分生气会损害到脾胃。

人们一直认为胃溃疡的病因在胃里,幽门螺旋杆菌是罪魁祸首,治疗胃溃疡就要把它们干掉。可是按照加拿大医学家塞里埃的理论不是这样认为的,塞里埃把实验用老鼠关在阴暗寒冷的地方,并不停用小棍去杵它们,不让老鼠休息、让它们烦躁不安,随着实验的继续,老鼠的消化器官开始出现溃疡。进一步研究发现,老鼠一直处在不安和烦躁的状态时,其胃部的血管开始变窄,血液循环变差,胃最上层的黏膜部分开始出现溃烂,随着溃烂的程度加剧,最后导致胃溃疡。这个实验证明胃溃疡产生于精神压力,塞里埃博士据此于1936年提出「应激反应学说」。

实践中,有些胃溃疡病人明明症状已控制,可是一旦发怒、生气,病情反复。所以治疗胃溃疡单从胃上入手属于治标的范畴,要想根本解决,必须疏肝理气,患者保持情绪舒缓平和。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人世间许多烦恼都源于内心的复杂,复杂的内心源于外在事物的影响,外在事物影响内心又源于我们无法从容面对。尤其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飞速传播、压力巨大的时代,人们能对外界的人、事有合理的认识而不伤害内心,保持内心的平静确实很难。




我觉得作为一个社会人,首先要有一颗仁人之心,对任何人都能够包容、慈爱、忍耐,他的内心方能平静、不容易起涟漪,以长久保持内心的喜悦与快乐。孟子说:仁者无敌。这句话并不是说仁者的武功有多么高强、厉害,打遍天下无敌手,当面对一位包容、慈爱的仁者,谁会把这样的人当成敌人呢?



凡事,知易行难,都说人生要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可是真正拥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在现实生活中,着实不易做到。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结合尚不丰富的人生体验,我觉得去除攀比之心、莫起怨人之心、放下执著之心、培养谦虚之心、常怀感恩之心、时时反省自心,也许可以让我们获得心灵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