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为什么山东人不吃米饭?原因是古代吃不起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稻米是南方的主要粮作,麦子才是北方人的最爱,因此,有句话叫做“南稻北麦”。其实,这是一种刻板的印象。历史真相是山东人不仅吃米,而且种植的历史还很悠久。

据对栖霞杨家圈文化遗址中的稻米印痕考证,山东的水稻种植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时间要晚于浙江的河姆渡遗址。很有可能,这些稻米是从浙江北传而来的。

不过,虽说山东的稻米首现胶东,但是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胶东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对种植水稻并不热衷。进入文明时代后,扛起山东稻米大旗的是鲁南人。这也不奇怪,山东南部与江苏北部搭界,这里水资源丰富,土壤也比较肥沃,种水稻再合适不过了。像枣庄的台儿庄,还有济宁的鱼台县都是在先秦时代就开始种植水稻的。

此后,山东的水稻,以鲁南为基地,向全省扩张。水稻需要大量的水,但鲁中、鲁西、胶东的天然水系,并不能满足水稻的需要。因此,想要种稻,就要兴修水利工程。从某种程度而言,山东的水稻种植史,其实就是一部山东水利工程的兴修史。

到了秦汉时,随着临淄、寿光以北的地区引巨定泽水,水稻“拿下”了这片古称“北海”的区域。汉武帝时,高密立堰造塘,引水溉田,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稻区。隋唐时期,济南的稻作开始兴盛。大运河的开通,则是让山东水稻的“势力”进入了鲁西南、鲁西北。明朝时,位于菏泽的巨野县,在城北形成大面积的“稻穞坡”,清朝康熙年间,德州地区也出现了“榴花枣花月当午,青黄罢亚如马鬃”的水稻长势景象。

写到此,可能有些人会感到奇怪,既然种植历史如此悠久,为何山东人却养成了吃面的习惯?难道山东产的稻米难吃?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山东的大米,虽然没有东北大米名声显赫,但是论品相和味道,也属上乘。特别是经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稻改后,山东除了早已声名远播的鱼台大米和明水香稻外,又涌现出了济阳黄河大米、临沂太平大米等优质大米。就拿济阳的黄河大米来说。这种大米冰清玉洁,晶莹透亮,蒸之煮之芳香四溢,粘香适口,回味甘醇。

其实,山东人不乐意吃米,原因在于山东的米实在是太珍贵了,一般老百姓吃不起。

儒家成为中国的正统之后,食物也有了阶级性。在儒生的眼中,“食稻衣锦”是“人生之极乐”的事情。显然,只有贵族才能享受这样的生活。由于南方天气热,水稻生长快,所产的大米没有北方吃起来紧实,故而历代帝王都偏爱北方产的大米。像颗粒饱满、米质坚硬、色泽透明、油润光亮的明水香稻,从明朝时便是贡米。素有“一家煮饭,十里飘香”之誉的曲阜香稻,更是清朝皇帝的心头好。既然烙上了贵族印记,一般老百姓自然吃不上饭。为了应对饥饿,小麦逐渐成为了山东人的主食。面食习惯的养成后,再吃大米就觉得很别扭。比如说,很多人觉得吃米饭吃不饱,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