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倭寇,许多人就想到是日本人,因为中国古代将日本称为“倭”。在许多影视作品中,也就倭寇装扮为日本浪人的样子。不过,通过长期的研究,人们逐渐对倭寇有了更多的认识,倭寇并不等同于日本人,应该等同于海盗,至于这些海盗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这就非常复杂了。
“倭寇”一词最早出现了《高丽史》。1223年,倭人侵犯后高丽王朝,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倭寇。这些倭寇是日本海盗,他们不断侵犯朝鲜半岛,进行抢劫、杀掠活动。
当时,日本正处于南北朝时期,国内比较混乱,经济恶化。而朝鲜半岛对面的对马、壹屿、九州松浦一带的的土地相对贫瘠,凭借农业难以维持生计,于是这一带的渔民、武士、奸商等就铤而走险,专门从事着杀人越货的海盗行径。倭寇的抢劫范围不仅在朝鲜半岛,还在日本沿海,在明朝初期开始到达中国沿海。
明朝初期,张士诚、方国珍的残余势力开始退守沿海,盘踞在各岛屿上,不断对沿海进行骚扰,沦为了海盗。与此同时,这些残余势力还和倭寇取得了联系,双方开始合作,成为了一支非常强盛的海盗集团。《明史纪事本末》说“张士诚、方国珍余党导倭出没海上,焚民居,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闽、浙、东粤、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他们甚至将势力延伸到了南海。
这些海盗基本是流动作战的,明朝无法集中兵力去应付。为了,明朝推行了两大政策:一是“海禁”政策,严禁沿海的居民下海打渔、经商,这样有利于中断沿海居民和海盗的联系;第二,在沿海大规模驻扎军队,修建卫城,既防止海盗突然袭击,又防止沿海居民出海打渔。
最初的倭寇一词专门代指日本的海盗,然而在方国珍、张士诚残余势力和倭寇勾结之后,倭寇一词就开始泛指中国沿海一带的海盗。明朝早期,主要的敌人有北方的蒙古和东南沿海的海盗,并称“北虏南倭”。当时,沿海居民敢私自出海者,就会以“通倭”的罪名来处置。
1401年,日本室町幕府足利义满将军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完成了日本的统一。随着日本国内局面的不断安定,日本海盗的数量不断减少。与此同时,日本为了恢复经济,增加财政收入,也开始和明朝进行朝贡贸易。在明朝大规模的“赏赐”之下,日本很快渡过了财政危机。在这个时期,中国沿海基本风平浪静,倭患得到减轻。
不过到了明朝中期,倭患又日益严重起来。永乐时期,倭患虽然平静,但是明朝并未放松“海禁”,这对中国沿海一带的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尤其是福建一带,地形崎岖,土地贫瘠,农业难以维持生计,“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路,若辈悉健有力,势不肯缚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寇,溃裂以出。”人们为了活命,于是纷纷铤而走险,突破海禁,搞起了走私活动。但是明朝会派遣军队搜捕,于是沿海居民就干脆直接当起了海盗。
明朝就按照惯例,将这些海盗称为“倭寇”,实际上明朝中期的“倭寇”基本都是中国人了。《明世宗实录》记载“动以倭寇为名,其实真倭无几”。与此同时,由于日本海盗“轻生敢斗”,明朝官员闻风丧胆,所以中国的海盗以倭寇为号,“特挟以为号而已,而其实皆中州之人也。”明朝中期的倭寇头目都是中国人,例如王直、徐海、叶亲满、毛海峰、彭老等。
明朝中期,朝廷派遣戚继光等人在沿海肃清倭患。长期以来,我们都以为戚继光击败的是日本海盗,并且将戚继光作为民族英雄的典范。如今,学术界逐渐改变了看法。人们开始认识到,明朝中期的倭寇是沿海居民反抗明朝海禁政策的极端反映。明朝官方后来也深知福建的“倭寇”是海禁造成的,于是在1567年开放了月港,允许沿海居民在月港对外通商,此后福建的“倭患”才平静下来
臣本杭人,顷复家居五载,颇知海寇始末。始以海禁乍严,遂致猖獗。——金都御史张濂
明朝后期,人们对倭寇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于是不再笼统地将沿海的海盗称为“倭寇”,而是改称“海寇”。虽然明朝在1567年推行隆庆开关,放松了海禁,但是毕竟只是一口通商,不能满足沿海居民的生计需求。另外,隆庆开关后,也禁止中国商人和日本进行贸易,但是中国沿海最需要的就是和日本贸易。因此,明朝后期的“海寇”势力依然十分猖獗。
明朝后期海寇往往都和日本有很大的联系,他们往往将大本营设置在日本或者东南沿海的岛屿上。例如,明朝末期海寇的头目——郑芝龙,就常常居住在日本,后来郑芝龙以台湾岛为大本营,不断在沿海进行走私活动。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出生于日本,他也是海盗。如果郑成功早出生100年,那定会被明朝冠以“倭寇”的称呼。
实际上,明朝的中期、后期的“倭寇”“海寇”也并非明朝官方污蔑的那么没有人性,只会烧杀抢掠。在明朝推行了严厉海禁的时代,正是这些倭寇、海盗沟通了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他们在明朝严密的罗网之下撕开了一道裂痕,给中国带来白银、玉米、甘薯,甚至欧洲的火炮、基督教和天文知识。著名的倭寇首领——王直就是徽商,他自己曾申辩从未勾结日本浪人和抢劫居民,只是聚众进行了走私活动,他还请求明朝开放海禁,但明朝并未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