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大家都知道,西凤酒属于“凤香型”白酒,特点是就是清而不淡、浓而不艳,融清香、浓香型优点于一道体。那你可曾知道在“凤香型”白酒还未定义的时候,西凤酒曾投错胎。
第三届评酒会于1979年在大连召开,在充分总结往届评酒会的成败得失之后,白酒的评比将依据香型、生产工艺和糖化发酵剂分别编为大曲酱香、浓香、清香,麸曲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其它香型及液态,低度等组。
评分办法是按色(占10分)香(占25分)味(占50分)格(即风格占15分)四项计分,总计满分为100分。
这次评酒会还确定了白酒香型的风格特点,统一了打分标准。至此,“香型”赶上了70后的尾巴,来到了世人面前。
评选结果各方满意(图),除了......
眼尖的朋友们发现西凤酒已经从“名酒”变成了“优质酒”,这也是“老四大名酒”中唯一一个未能在五次评酒会中保全金身的老牌名酒。
虽然在老陕眼中,在饭店点一份“优质”羊肉泡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每碗要比“普通”羊肉泡贵十几块钱),但在前两届都被评为全国名酒的西凤酒,“沦为”优质实在是无法接受。在计划经济时代,丢失这项国家荣誉,可是件天大的事情。
凤凰落地,不仅西凤人蒙了,在全省都引起了震动。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的马文瑞批示,省上有关部门专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厂区,厂内深入调查、厂外走访专家,终于,凤凰落地的主因找到了。原来,为了追求产能,西凤酒缩短了发酵期,同时尝试一些新工艺。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西凤酒的“香型”。
西凤酒产地居于中国南北之间,香型风格也介于清香型与浓香型之间。因此,它的香型并不属于前文提到过的任何一种,而是具有“清而不淡、浓而不酽、酸而不涩、苦而不黏、香不刺鼻、辣不呛喉、饮后回甘、味久弥芳、诸味协调”,兼有清香、浓香的一种特殊香型,却被放在“清香型”中参评。在我看来,清香型酒的第一条特征“清香纯正”,西凤都还夹杂着点浓香的影子,那还怎么可能得高分,用专家的话说是“投错了娘胎”,导致在本次评比中败下阵来。
这段插曲也只是西凤酒的发展在清、浓之间摇摆不定的一个小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