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们星球最近的天体,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唯一一个人类曾造访过的天体。——阿波罗11号宇航员于1969年7月20日首次登陆月球。
满月
伽利略号航天器在月球朝向外太阳系时将这一图像传回。图像底部清晰明亮的辐射状陨击坑是第谷撞击盆地。月球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与此同时地球也在形成。它的直径为3476公里,与地球间的平均距离为384,400公里,即1.3光年。月球绕地球一周需要27.322天,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23%。
月球有一个小的富铁核心,但主要由岩石组成。其表面众多的陨石坑是在太阳系初期时——大约在它(太阳系)形成5到7亿年后——被小行星撞击而形成的。火山活动一直持续到大约20亿年前, 它造成玄武岩熔岩漂浮淹没了地表, 冷却并凝固成了水平平原。这些平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海”——尽管其中并不含水。月球不仅缺水,而且没有永久的大气层。月球表面的引力仅为地球表面引力的六分之一。这个力太微弱以至于不能够将覆盖月球的气体永恒地留住。然而,有一种非常轻的钠和钾的暂时气体,被太阳风不断地翻新。
这张月球图像是伽利略号飞船经过时拍摄的,是一张由三种不同颜色合成的图片。这一颜色形式略显夸张, 只为强调其成分的差异。蓝色区域富含钛,橙色区域钛较少,紫色区域缺铁。
地月之间的潮汐力使月球自转变慢,直到月球的轨道被锁定在地球周围。因此, 月球总是保持其表面的同一侧面向地球。当月球绕地球运行时, 面对太阳的整个一半被照亮, 但就是由于这被照亮的一半, 我们才可以看到变化。所以月球才会是似乎在改变着其形状或称为月相。月球的远端有一部分时间是亮的,也有一部分时间是暗的;因此,把它称为“月球的黑暗面”是不正确的。
阿波罗16号米制照相机拍摄的月球东侧和远侧的图像。图像的左下部显示了从地球上可以看见的部分月球。边缘8:00方向位置的黑暗区域是危海,在其右边的是史密斯海。右上部是月球远端布满陨石坑的一面。月球的直径为3475千米,在这幅图中,月球的北部是10:30方向。
月潮还有别的影响,一是减缓地球的自转,二来是增加月球轨道的大小。因此月球在初形成时的位置要比现在离地球近得多。现在人们普遍认为, 月球是在太阳系形成的最后阶段时, 由地球与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发生碰撞而产生的碎片重新堆积而成的。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月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地幔密度十分接近。
所谓新月就是指当地球、太阳以及月球三者的位置大约处在同一直线上的现象。我们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新月的。上弦是指月亮可见部分的一半被照亮时,大约在新月一周后出现。月亮在处于新月与满月之中的时间段时被称为盈月。在弦月和满月之间的时间里, 当我们看到月亮两边都是圆形的时候, 是盈亏。
满月后大约一周时是下弦相,这时月亮可见部分的另一半也被照亮。随着月相从满月逐渐变回新月,此时为月亏。通常, 当月亮升起或落下的时候, 它看起来比悬挂在天空中高处时还要大。这种明显的尺寸增加是一种光学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