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三国演义》有哪些故事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三国志》是史书,《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艺术加工而成的一本小说。正因为《三国演义》是小说,所以,《三国演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都是假的。

假故事之一

“诸葛亮气死周瑜”故事是假的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周瑜在死前,还哭喊了好几遍:老天呀,你既然生了我来拯救天下,为什么还要生一个诸葛亮来克我?(既生瑜何生亮)

《三国演义》的相关原文是这样的:

“……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

然而,这个事其实也是假的。

在真实的历史上,周瑜的死法,其实是这样的:周瑜在京口和孙权会谈之后,返回驻地江陵,在途径巴丘(今湖南岳阳)的时候,病死的。

而至于周瑜死于什么病,史书记载不详细,不过,很多历史学者认为:周瑜的死,可能和箭伤感染滞后发作有关。

总之,周瑜是病死的,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影视剧中周瑜被诸葛亮气得吐血而死,这件事在历史上是假的,周瑜是病死的

可以参考史书《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

可见,周瑜是病死的。

假故事之二

“关羽单刀赴会”故事是假的

《三国演义》说,关羽非常英勇,拎着大刀,孤身一人,到敌人鲁肃的军营,找鲁肃谈判。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单刀赴会”故事。

然而,这个故事也是假的。

关羽单刀赴会,只可惜这件事在历史上也是假的


依据正经史书的记载:这场谈判,确实是鲁肃发出的邀请,但谈判的地点,不是鲁肃的军营,而是一个第三方的地点。

而且,鲁肃和关羽约定:双方的人马,必须在一百步之外,停住不动,然后,鲁肃带一把刀,关羽带一把刀,两个人单独走到中间地带,开展的谈判。

并不是关羽一个人自投罗网、跑到鲁肃的军营里来谈判。关羽没有那么勇,也没有那么笨。

准确的说法是:关羽单刀赴会了,鲁肃也单刀赴会了,他们都不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和对方会面的,而且双方都带了人马在后面警戒呢,可以说,两个人一样英勇,但并不存在关羽比敌人(鲁肃)更英勇的说法。

《三国演义》是严重改写了情节、严重夸大了事实,它的这个夸大,也是为了吹嘘关羽的“勇武”形象,终极目的,是为了《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人物形象更生动。

参考资料:《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军……”


假故事之三

“草船借箭”故事是假的

小说《三国演义》是在史书《三国志》的基础上改编、加工、虚构而成的,而在史书《三国志》里面,根本就没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换句话说,诸葛亮“草船借箭”的事迹,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小说《三国演义》里面。

诸葛亮草船借箭,也是假的,历史上不存在


实际上,在历史上做过“草船借箭”这件事的,确有其人,只是,那个人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关于孙权“草船借箭”的历史资料,留下来的有许多,我举一个例子。例如,史书《魏略》记载:

“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这段资料记载的,是这样一件事:

“孙权乘坐一艘大船,来侦察曹操的军情,曹操叫部下射箭,于是,万箭齐发,都射在孙权的船上,船差一点被这一阵“箭雨”倾覆,于是,孙权下令掉转船头,让船的另一面接受“箭雨”,于是,大船两边都受箭了,重量平均了,船也稳了,于是,孙权下令走人。”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上,孙权“草船借箭”的故事。

很显然,罗贯中从《魏略》里面,读到了孙权“草船借箭”这一段,于是,罗贯中将这个故事移花接木,把主角加工成诸葛亮,然后,写进他的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去了。

假故事之四

“空城计”故事是假的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的故事,同样也是假的,虚构的。

所谓“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司马懿出兵来攻打蜀国,诸葛亮叫城内的官兵疏散,后撤,他故意大开城门,并且,诸葛亮本人则大大方方地,坐到城楼上,优哉游哉地,弹琴作乐。

司马懿兵临城下,抬头一看,这蜀国敌人啊,连城门都没有关,而且诸葛亮这小子,竟然优哉游哉,在城楼上弹琴!

看对方这么从容淡定,司马懿盘算:肯定有大股伏兵,好汉不吃眼前亏,我还是撤了好。

结果,司马懿撤兵了,不敢打。被诸葛亮骗了。

这一出,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被认为是展示诸葛亮高超智慧的典型案例。

然而,这个故事其实也是假的,虚构的,在史书《三国志》里面,并没有“诸葛亮摆空城计”这回事。

诸葛亮摆空城计,这事也是假的,历史上查无此事


换句话说,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诸葛亮摆空城计”这回事的。

“诸葛亮摆空城计”的事情,最早的出处是西晋人郭冲所写的《条亮五事》。

然而史书《三国志》编纂者陈寿则认为,《条亮五事》根本不靠谱,都是虚构,所以不予采纳。

后来南朝的历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解,也认为《条亮五事》的文字,包括诸葛亮摆空城计等,都是虚构的。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直接抄了郭冲的《条亮五事》,然而罗贯中并不知道,他是被郭冲骗了。

不过,也许罗贯中明明知道这件事是假的,只不过,小说写得越神奇越好,而至于谁真谁假,他罗贯中也许并不在乎。

假故事之五

“关羽刮骨疗毒”故事是假的

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这个故事,其实也是假的。

为什么说这件事是假的?

因为时空对不上。

华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真实存在的名医,他死于公元208年。

而关羽攻打樊城,手臂中箭,时间是公元219年。

换句话说,关羽手臂中箭的时候,华佗已经死了11年了。

华佗不可能从坟墓里爬出来,给关羽刮骨疗毒的。

所以我们说,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三国演义》是一本很不靠谱的书,真正会读史的人,是不读《三国演义》的。

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也是假的,历史上没有此事

假故事之六

“桃园三结义”故事是假的

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在中国深入人心,以至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群起模仿,大家都误以为“桃园三结义”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事实上,“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是假历史,这件事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桃园三结义故事也是假的,历史上不存在


首先,我们看看故事的出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故事,出自于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注意,这是一本小说,而且,罗贯中的年代,离刘备的年代,已经相差了1100多年。

关于“桃园三结义”故事,《三国演义》原文是这样的:

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文字不算深奥,我就不翻译了。

问题是:《三国演义》是一本小说,并不是严肃史书。

其实,人家《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并没有欺骗读者,罗贯中明说了:《三国演义》是“演义”。什么叫“演义”?“演义”,就是以史书为依据,展开想象,加以推演,以使历史故事更为生动,所以叫“演义”,或者简单粗暴地说,“演义”其实就是“历史小说”的意思。

元末明初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志》。《三国志》是严肃史书,它的作者叫陈寿,是蜀汉至西晋时期的历史学家。陈寿只比刘备晚出生了几十年。

换句话说,《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糅合了各种民间传说,糅合了民间说书人的添油加醋,把《三国志》进行改写、夸大、加工,而写成的一本小说。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在严肃史书《三国志》里面,是不存在的。厚厚一本史书《三国志》,里面并没有“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三国志》里面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感情好的描写,只有寥寥一两句话,原文是这样的: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意思是说:刘备和关羽、张飞三人,朋友感情很好,就连晚上睡觉,都是睡同一张床,亲如兄弟。

但是,翻遍整本的《三国志》,里面并没有“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也就是说,所谓刘备和关羽、张飞三人在一个桃树果园里,烧香,歃血为盟,拜天地,发誓结为兄弟,这个故事,是没有历史依据的。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不但在《三国志》里找不到依据,而且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范晔的《后汉书》里,也都找不到记录。

那么,罗贯中《三国演义》笔下的“桃园三结义”故事,既然在正经史书里找不到依据,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自己脑补出来的呢?

也不是。

其实一般认为,罗贯中很可能是参考了元朝出版的剧本《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原文是这样的:

“……后有一桃园,园内有一小亭,飞遂邀二公亭上置酒,三人欢饮,饮间,三人各序年甲,德公贵长,关公为次,飞最小,以此,大者为兄,小者为弟,宰白马祭天,杀鸟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三人同行同坐同眠,誓为兄弟……”

这个《至治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是元朝时期民间说书人专用的剧本,它里面有“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但问题是,这是一个剧本,史料价值为零,不足为凭,不可信。

有趣的是:“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虽然是假历史,但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都把它当作真历史来读,以至于中国人世世代代,竞相模仿,例如民国时期的蒋介石,最喜欢来这一套,动不动就模仿《三国演义》,跟军阀结拜兄弟。

假故事之七

“三英战吕布”故事是假的

所谓“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其实也是假的。

我们小时候读《三国演义》读到的“三英战吕布”故事,说的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一起围殴吕布,几十个回合,都打不下来,不过最终吕布毕竟寡不敌众,边打边跑了。

这就是著名的“三英战吕布”故事。

我们从小,熟读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很精彩,很生猛,然而事实上,“三英战吕布”的故事是假的,是编造的,骗人的,在正规史书上,没有这回事。

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也是假的,历史上没有此事


《三国演义》是一本小说,不是历史。

《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吕布传》、《后汉书·吕布传》等一些正史资料,改编而成的。

在《三国志·吕布传》、《后汉书·吕布传》这些正史资料里面,并没有“三英战吕布”的记载。

也就是说,在正经的历史资料里面,不存在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围殴吕布这个“精彩”一幕。

在正史资料《三国志》里面,真正单挑、并且击退吕布的,是“江东英雄”孙坚,而不是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

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张冠李戴了,把正史资料《三国志》里面的孙坚,换成了刘备、关羽、张飞。而且,作者是故意张冠李戴的。

为什么《三国演义》要这样写呢?为什么要张冠李戴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小说这样写的话,好看,精彩,生猛,而且这样写的话,既突出了刘、关、张兄弟三人讲义气、感情深厚,也突出了吕布英勇、善战,这是一种写作技巧,或者说,是一个套路。不这样写的话,小说就不好看,小说不好看,销量就不好。

也就是说,《三国志》是正经历史书,相对真实,但是不好看。《三国演义》是小说,不真实,但是,好看。话又说回来,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围殴吕布一个人,幸亏是假历史,否则的话,三打一,其实并不公平,不厚道,不是特别值得赞颂的一件事,您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