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甲午战争的根本原因,都离不开这个女人!

历史把时间退回公元1894年,中日两国爆发了世界上海战史上第一场最大规模的装甲舰对抗战,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站,在经理了长达九个月的残酷交战之下,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后其他西方列强纷纷效仿,仿佛只要打败清政府就能瓜分幅员辽阔的大清版图。回望一百二十多年前的这场战争,我们不禁要问,在总兵力明显高于侵略者的情况下,大清帝国的海陆军为何会节节败退?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在这场不期而遇的战争中,战略指挥者与参与者究竟有着怎样的战场表现呢?

1,清军数量虽多但战斗力低下、腐朽不堪,唯一有战斗力的就是李鸿章的淮军,但即使最有战斗力的淮军和日军之间也有不小的差距。日军是新式军队,仿效德国,实行全民预备役,国民全部进行基础教育,军队无论训练还是作战方式都非常先进。而清军虽然装备了先进武器但说到底还是封建军队,双方有本质的差距。此外,清军良莠不齐,缺编严重,很多就是混饭的,虽然数量众多但大部分都是炮灰。因此,清军数量虽然多但战斗力不行,根本打不过日军。

2、掠夺资源和扩大经济贸易市场是日本打动侵略战争的经济原因。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是严重缺乏的一个国家,想要发展经济必须谋求海外原料产地,而政治上腐败,经济上衰弱,但资源非常丰富的中国和朝鲜成了日本的掠夺首选。

3,清政府国内形势复杂,君臣派系斗争严重。慈禧太后等满洲贵族以及翁同龢等顽固势力惧怕李鸿章打赢,不仅百般制掣,而且希望借甲午战争削弱李鸿章的势力。而相比之下,日本上下一心,全国节衣缩食,憋着劲的要和清军玩命,两国胜负其实早已有定论。

当武力膨胀,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日本,开始了侵略里得到需求的社会现象时,晚清的政府在扮演一个政治腐败,经济衰弱,文化消沉的一个角色,这三个对战争有什么影响呢?因为这三个方面使得清政府没有一套科学的战争决策机制,慈禧太后为首的决策者把个人的态度和情感放在了决策中,后果很是严重。

4,满清对百姓实行愚民和高压政策,导致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造成百姓麻木,民怨沸腾。美国公使田贝曾问税务总署为什么北京城的25000士兵没事做,他们的回答是: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战争的伟力在于人民,清政府不善待百姓,灭亡咎由自取。

失败的决策原因都跟一个女人有关。自大轻敌,在战争期间大搞60岁生气庆典。为了这个60大寿,慈禧足足准备了两年,因此她无心谈论战事,一心关心寿宴的举办,寿宴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要监工,没有什么事情比她的生日还重要的,包括战争。

1984年11月4日生日当天,慈禧心情达到了高潮,连续三天听戏,11月7日,大连被日军占领,慈禧听到这个消息后不以为然继续听戏办寿宴。日军为何会选择在1984年爆发战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日军判断这年是慈禧的60大寿,她可能不会分身顾及到战争的情况。一个把个人欲望凌驾于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独裁者能不失败吗?大清帝国的历史就这样毁在一个独裁统治的女人手里,历史是残酷的,也是警醒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为那些换来和平的每一位逝世英杰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