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经营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时,企业就会寻找外部资金进行补充。想要获取外部资金,企业就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股权融资会导致经营者让渡一部分管理权限,同时还会产生股利成本;债权融资则主要支付固定利息,财务杠杆主要讨论的是债权融资对于企业经营和利润的影响。
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这里不讨论优先股等其他情况造成的影响),用更加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举债经营。在企业自有资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借债来扩大经营、获取更多的利润,财务杠杆中的“杠杆”,正是以1撬动10的意思,但这只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期望。
有借债才会产生财务杠杆,杠杆会将企业的经营结果放大,无论是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企业盈利的情况下,杠杆的应用可能会让企业赚的更多,而企业如果出现亏损,杠杆也会公平地放大亏损的影响,同时还会引发信誉等其他风险。
在讨论哪些因素会引起财务杠杆计算结果偏差和扭曲前,我想先梳理另一个与财务杠杆有关的重要问题,也就是企业为什么要借款?
Q1:企业为什么要借款?
这个问题可能看起来比较多余,企业借款肯定是因为缺钱,但缺钱也可以分为不同的情况。
企业内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在利润表上会体现为利润,在现金流量表中会体现为资金,但资金余额与净利润因为企业业务模式及运营效率的不同,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企业有利润也有现金,说明企业的业务模式可行并且资金整体的运转效率较高,让利润得以快速转化为资金。继续按照这个模式经营,企业大概率是不缺钱的,但不缺钱不意味着企业不会借款。有时候企业想要快速进行业务扩张,可能会寻求外部的资金支持,如果没有合适的股权融资,那么就可能会选择申请银行贷款。这时企业举债经营就会为企业带来新的借款偿还风险,同时也会增加经营和财务风险,想用快速扩张来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反而会让企业陷入困境。
企业有利润但无现金,说明企业的资金周转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可能存在过季存货占压资金、应收账款账期缺乏管理、为客户垫付大额成本等情况,导致资金转化慢。这时企业借款通常是为了补充经营现金流,确保企业的资金运转顺畅,避免出现资金缺口影响正常经营。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企业如果净利率较低,并且因为行业或业务特性导致无法调整上下游结算周期来改善资金周转状况,那么随着业务发展,所需要补充的资金量会越来越大,带来很大的融资压力和经营风险。
企业无利润却有现金,说明企业账面上存在着大量的预付款、保证金、押金等,这部分提前收取的款项会带来一种企业资金充足的假象。但客户预付款最终会转化为收入,保证金、押金等最终需要退还,企业的净利润为负数,说明为了维持经营,企业正在透支用来后续发展的款项。借款一方面是为了补充经营现金流,确保企业可以持续经营,另一方面可能也有业务多元化发展的需求,通过拓展新业务来寻找盈利点,想办法扭亏为盈。
企业无利润也无现金,这类企业借款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维持经营,失去外部资金来源,企业将无法持续。
站在银行的角度思考,银行希望借款客户具有还款能力,也就是经营状况良好,但这样的企业往往对于外部的资金需求有限,因为借款只有进行再投入,才能获取收益来弥补所付出的成本;而经营状况不好急需资金支持的,会因为经营和财务风险较大无法获取银行借款或是以较高的成本获得借款,这就让本不富裕的状况雪上加霜。
所以财务杠杆并非每个企业都需要考虑的,真正有钱有发展的企业可能不需要借款,即使需要外部资金支持,能获取的股权融资渠道也很多,会更加谨慎地通过资本结构来控制风险;而想要借款的企业,往往风险较大,通过杠杆的放大,会进一步扩大风险影响的结果,导致经营和财务风险不可控。
Q2:哪些因素会导致财务杠杆出现偏差?
不考虑优先股等因素的影响,财务杠杆的系数公式为EBIT/(EBIT-I),EBIT为息税前利润,I为债务融资产生的利息。按照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包括息税前利润和利息,利息的大小由企业的债权融资规模和利息率决定,债权融资规模则受到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所以企业的资本结构也会影响财务杠杆。
企业的资金来源分为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内部资金来源是依靠企业利润所产生的资金沉淀,可以通过开源节流、进行应收账款等项目的管理来提升周转率,增加利润的同时可以缩短利润和资金转化之间的时间差;外部资金来源主要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两者之间的配比比例就是企业的资本结构。
最佳的资本结构就是综合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化情况下的资本结构,但这也是理想状况下的一种理论概念。股权融资是指原有股东增资或是引入了新股东,新的股权资金注入带来企业资金余额增长。债权或是债务融资,不仅仅包含从银行获取的授信或贷款,还应该包含从股东处获取的借款、集团内部资金调拨产生的借款,如果再进一步思考,供应商给予的账期所产生的应付账款、客户提前支付或充值产生的预付款、获取的押金和保证金,这些也属于企业的债,也应归类于债权融资的范畴。
上面所列示的债权融资,一部分会产生相应的成本,例如从银行借款就必须按时支付借款利息,一部分不会产生成本,例如应付账款、预付款、押金和保证金,这些相当于企业用信用担保从上下游获取的无息借款,而股东给予企业的借款以及集团内各公司之间产生的借款,可能没有利息,也可能依据集团整体的税务安排来计提或高或低的利息。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财务杠杆的利息数据,实际上只体现了企业的一小部分债权融资,或是所体现的利息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从而影响财务杠杆的计算结果。
股东对于企业的资金支持,可能会变成股权融资的增加,也可以以借款形式增加债权融资,这样就造成资本结构的偏差,对利息计算也造成了影响,从而影响财务杠杆系数。
当企业的债权融资占比过高时,债权融资的成本也会相应增加,也就是借款利息率会增加。因为企业负债越多,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越大,企业如果面临破产,即使债权人的清算顺序在股东之前,也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收回借款。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企业能够获取的债权融资规模也会缩小,外部资金来源流失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如果企业没有明确的规划就贸然进行债权融资,或者为了利用利息来降低企业所得税而借款,账面留滞的大量资金并不会让企业的经营状况变好,反而可能生成铺张浪费的风气导致资金无效消耗,借款资金没有投入进行再生产,企业的利润率没有增加但又增加了借款利息,影响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结果。
财务杠杆的存在意味着有息借款的存在,有息借款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的同时,根据借款期限与投资项目期限的差异,也可能会增加经营风险,所以在进行分析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借款期限长短与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比例的问题。将短期借款投入到长期投资项目,长期投资项目的资金回流周期长并且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而短期借款可能面临巨大的还款压力,双重风险压力下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短期借款无法展期或是被要求提前还款,进入恶性循环。将长期借款投入到短期项目,一个项目完成后如果没有新的项目承接,企业投资收益就无法弥补支付的利息,财务杠杆产生负效应。
由于息税前利润转化为沉淀资金中间的时间差,也可以考虑将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和利息支支出替换息税前利润和利息,来计算财务杠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更加客观评价财务杠杆的影响。
财务杠杆属于财务分析指标中比较抽象的概念,杠杆的放大效应带来的也并非都是正面影响,在实际经营中,很多企业都因为借债以及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出现了严重的财务和经营风险。
财务杠杆实际上是债权融资增加的财务风险和收益比较所产生的衡量指标,真正赚钱的企业,或许并不需要考虑财务杠杆的问题,而需要考虑财务杠杆影响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本身就存在的风险经过放大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负面影响。
结束后的碎碎念:在学习财务杠杆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有钱的企业并不需要借款,而需要借款的企业往往都是银行评估有风险的部分,那么站在企业和银行双方的角度,就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而财务杠杆总是会强调税盾的作用,也就是增加的借款利息会减少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但我们需要谨慎思考,减少的税额与增加的风险相比较,哪个真正增加了企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