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大工“,坐落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全国16所工科重点大学科技工作研讨会、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主要成员,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实施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4月的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截至2021年4月,学校设有大连凌水、开发区、盘锦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57.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8.25万平方米;设有6个学部,21个独立建制的学院、教学部,3个专门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共开设91个本科专业
办学历史
1949年4月,大连大学成立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建制为大连工学院。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期间,数学系被撤销,师资调往东北师范大学;核物理师资被调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物理师资并入吉林大学;光学师资被调往长春组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电机系并入东北工学院;船舶系并入上海船舶工程学院;化工系液体燃料组参与组建北京石油学院;煤化工师资迁到山西组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起重运输专业并入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同时,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工学院的化工师资并入大连工学院。大连工学院仅设置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力学四个院系。1958年至1960年,学校组建数理力学系,重建船舶系、内燃机系、电子系,重新发展成为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1960年10月,大连工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连工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严重破坏。
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制度后,学校恢复招生。
1978年2月,大连工学院重新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6年4月,学校设立研究生院。
1988年3月,学校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1996年,启动实施国家“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
1999年,学校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1年,启动实施国家“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
2003年,学校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
建大连理工大学。
2003年,学校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
2006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
2007年3月,学校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9月,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同年,成为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实施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项目首批十所高校之一。[1]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学校正式启动领军型大学建设工程;4月,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在大连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6月,大连理工大学高邮研究院成立,由大连理工大学和江苏省高邮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9月,首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2014年,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
2017年1月,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的“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5月25日,学校加入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2018年12月8日上午,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在宁波正式揭牌。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9月,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3]10月20日,加入“城乡规划扶贫联盟”。同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020年11月,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2020年11月,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2023年1月12日,发起成立卓越大学智库联盟。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5月,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有6个学部,11个独立建制的学院、教学部,3个专门学院,开设88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月,学校有2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辽宁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20个。学校有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共有32个一级学科参评,7个学科进入A类,19个学科进入B类(其中B+,8个)。在2016年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工商管理获A,公共管理获A-。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化学、工程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包括一级覆盖的二级学科):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环境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管理科学与工程
辽宁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数学、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仪器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城乡规划学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数学、社会科学总论
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工商管理(MBA,含EMBA)、公共管理(MPA)、建筑学、金融、应用统计、艺术、翻译、工程管理、新闻与传播、城市规划、汉语国际教育、体育、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5月,学校与30个国家和地区的217所中国海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校所合作关系;2015-2018年,获批教育部外国文教专家引智项目60余项,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3163人,资助金额共计3870万元;教师赴中国海外交流近两年派出近三千人次出中国国境开展短期交流,同时通过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博士后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博士生导师短期出国交流项目等每年派出一百余名教师赴中国国境外进行交流。学校拓展包括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访问、海外实习等150余项海外交流项目。近两年,每年派出长短期交流学生约两千人次。2021年5月14日,大连理工大学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共建联合技术中心启动仪式在主楼中心会议室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