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脾胃虚弱的表现和症状(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则提示脾胃虚弱,中医教你如何观九窍而知脾虚)

中医在临床坐诊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就是脾胃虚弱致病的患者,他们中有的面色苍白;有的身形消瘦,像个弱不禁风的纸片人;有的体胖浮肿;有的少气懒言,声音低沉;但他们普遍具有一个共同特征——精神萎靡,食欲减退。

其实我们的身体要比我们的灵魂更希望我们健康,更希望我们好好活着,因此人们的很多外在表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内部的“千疮百孔”。

《脾胃论》里明确指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何为九窍?具体是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前阴尿道和后阴肛门。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一旦脾胃不健康,首当其冲的就是运化功能,运化失衡则清阳不升,湿浊不化,从而引起九窍不通。因此中医在望闻问切的时候,如果发现九窍出现异常,首先就要考虑是不是脾胃出了问题,这也是很多老中医至今还坚持治病先治脾的原因。

1、口唇

《黄帝内经》中明确记载:“口唇者,脾之官也”,这就告诉我们脾胃出现问题,首先会体现在嘴唇上。身体健康的人,一般口唇红润有光泽,不干不湿。而脾胃患有疾病的人群的口唇通常干燥起皮,或者湿哒哒的,有的甚至惨无血色。

2、鼻子

中医经络理论中阐明,胃经起始于鼻部,脾胃的经脉与鼻窍相通,脾胃功能失常则无法正常向上运化水谷精微至鼻窍,而引起鼻腔干燥、流清鼻涕、鼻子出血等,重者甚至嗅觉失灵。

此外,一般存在鼻翼发红、易饿、口臭、上火牙痛等症状的人群多有胃热,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脾的运化能力异常,导致消化不良,食物积久化热、化腐引起。

3、眼睛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眼睛,眼能视物是依赖于肝血的濡养。上面已经提到了,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控制血液在脉中正常游走而不溢出脉外的能力),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因而肝血受制于脾胃。

一旦脾气不足、清阳不升、目失所养,就容易间接地引起视疲劳、视物模糊、眼睛肿赤等病症。

4、耳朵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医书之中曾有记载,“肾气通于耳,肾和耳则能闻五音矣”,意思就是肾脏乃先天之本,肾脏好,耳朵才能听见声音,而肾同样离不开脾胃的滋养。

一旦脾胃虚弱、肾精亏损、耳窍失养,就容易间接地引起耳鸣、耳聋等病症。如果患者是脾气虚,水湿不能正常运化而内生痰饮堵塞耳道也会出现耳鸣、耳聋等症状。

5、前后阴

前阴包括尿道和生殖器,主排尿、生殖;后阴就是肛门,中医称肛门为“粕门”,是专门向体外传送糟粕的通道。

中医认为,脾能升清降浊,升清就是把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降浊就是将代谢废物和毒素通过二便排出体外。

脾虚则升降失调,从而引起小便不畅,严重者不尿;以及大便不成形、腹胀腹泻、完谷不化(粪便内有不消化的食物)等问题。

除此之外,脾的清阳之气下陷,则表现为反复长期腹泻,甚至脱肛;脾不统血,则会出现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