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岁的张女士,年轻时是一名裁缝,退休后常帮亲戚朋友做些改衣服收裤脚的针线活。
“我的视力一直很好,一直到50岁穿针都不费劲”,张女士说道。两年前,她发现自己的视力变得模糊,以为自己是老花眼,就去配了一幅老花镜。
谁知今年年初,张女士再度出现了视力下降的情况,开始看不清针脚,无法使用缝纫机。张女士认为可能是老花眼的度数加深,于是重新配了眼镜。
不料不多久老花镜再度“不够用”。前前后后配了五副老花镜后,出于对病情的担心,张女士最终来到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后,发现张女士眼睛的问题并不是以为的上了年纪出现的老花眼,而是患了老年性白内障,并且已经发展到了膨胀期。在医生的建议下,张女士第二天便入院进行了手术治疗。
其实引起视力模糊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一旦出现了视力问题,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排查呢?
几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且糖尿病患者罹患眼病的几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糖类及其代谢产物大量涌入晶状体,同时组织盐分减少、房水渗透压降低,晶状体大量吸收水分导致其膨胀、变厚变凸,屈光度增加,患者会随血糖升降而出现视力的波动。
另外糖尿病会破坏控制眼外肌的颅神经,引起眼肌麻痹,表现出复视、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因此如若出现上述问题,应积极排查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高血压也可以引起许多眼部疾病,如球结膜下出血、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等等。最常见的表现为视网膜动脉硬化。
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中,视网膜动脉会发生痉挛,表现为突然视物模糊;当血压正常后,动脉管径恢复正常,视物状况又重新恢复。若高血压患者血压急骤升高,就会出现广泛的视网膜病变。若血压持续不降,痉挛长期不缓解,就会发展为动脉硬化。
而视网膜布满动静脉血管,与全身大血管相通,当血压过高时,会引起动脉反光增强、管径变窄及动静脉压迹等改变,进而引起视网膜功能的改变,从而对视功能造成相应的损害。最常见的问题是眼底出血,表现为视力下降,眼前有黑影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发生动脉阻塞,视力突然丧失。
颅内肿瘤也能造成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和老花眼有明显区别。通过配眼镜可以缓解和矫正老花眼,但对而颅内肿瘤造成的视力下降却无法改善。
此外,颅内肿瘤还可造成视野的缺损,但是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患者很少自觉,到了自己能发现视野有缺损的时候,往往已经很严重了。因此颅内肿瘤的定期排查也非常重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会逐渐硬化、弹性减弱,同时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调节能力减退,导致近距离视物变得困难,这便是老年人眼睛模糊不清的原因。除了生理性的退化,眼睛出问题,也有可能是病理原因。
1、白内障
白内障的症状与老花眼相似,但原理却不同。白内障的成因是晶状体代谢紊乱,致使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浑浊。
白内障的常见症状有:视物模糊,视力大幅减退;眼前出现固定性的黑点、黑影,也就是飞蚊症;远视突然减轻,视力突然恢复正常,但很快又下降;视物发暗、畏光,强光一照眼前就会出现一团火球;单眼复视或多视,即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多个。
如果眼睛出现上述症状,就要注意到医院及时检查,以便于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2、青光眼
青光眼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一种视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全世界公认的危害性极强的致盲性眼病。其特征是眼内压间断性或是持续性地升高,超过了眼球所能承受的最大程度。眼球各部分组织和功能因此受到损害,进而引发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和视力减退等症状的出现,最终导致失明 。
青光眼可以分为慢性闭角型、急性闭角型、亚急性闭角型、开角型等类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急,患者常出现偏头痛、眼球充血和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疼痛会沿着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放射、眼压升高、眼球坚硬,常引起恶心、呕吐等,患者会出现虹视现象。
亚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仅表现为轻度不适,甚至并无症状,部分病例有视力下降表现,眼球充血较轻,发病时间常在傍晚,睡眠后病情可以得到缓解。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发作间歇会缩短,每次发作的时间会延长,逐渐向急性或慢性发病转化。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发作时轻度眼胀,常伴有头痛,也有虹视出现。发作时患者到亮处或睡眠后可缓解。轻症反复发作,早期发作间歇时间较长,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中期持续时间变长,发作间隔缩短。晚期出现视力下降,视野严重缺损。
3、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对许多人而言是比较陌生的,至少不像“白内障”那样众所周知。
随着现代社会人类寿命延长,老年人的视网膜上会长出新生的血管。新生血管的生长本是人体自身对抗衰老的反应,增加其血液循环,延缓其功能的衰退。
然而在一部分人中,新生的血管却不健全,其中的血液会渗透出来,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被遮挡,从而无法感光。若视网膜下层出现血液积蓄,视网膜正常的血液供应亦会被阻隔,使感光细胞衰亡,形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老年性黄斑变性”通常会波及双眼,但双眼同时发病的情况较少出现。当一眼发病时,由于另一眼正常,病人一般没有感觉,但也有细心的患者会发觉视物的立体感下降,例如倒水时会倒在杯子外,但通常情况不明显。
所以,我们需要刻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分别检查,用一只眼睛凝视“阿姆斯勒表”(如图)。 如果看到表的中心有一团黑影或是看到方格扭曲,则十有八九已患病,应立即就医查治。
1、定期检查
眼睛是人类最为脆弱的部位之一,在工作和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无可替代。如果出现眼部不适,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到医院检查,以免出现难以挽回的创伤。
2、眼睛营养的补给
很多眼疾如白内障、青光眼的一个发病原因是代谢性的,包括血脂、胆固醇、血糖高的人,容易发病。如果自身有这类的病情,就要注意眼部疾病的并发。
因此高危人群的饮食选择尤为重要。平日尽量减少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摄入,少吃或不吃精加工食品;增加摄入如深色蔬菜、柑桔、猕猴桃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进而经过人体的作用转化为玉米黄素,成为视网膜黄斑的主要色素,保护眼睛。
另外,应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例如鱼、豆制品、奶、 荠菜、大白菜、西蓝花、甘蓝、西红柿、大枣等。同时,饮用绿茶对眼睛也有益处。
3、科学用眼,缓解眼疲劳
长期面对手机或电脑电视等屏幕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视疲劳,长期如此就会对眼睛造成损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缓解眼部疲劳。
增加眨眼次数。有意识的每隔10秒钟就眨一次眼睛,可以增加泪液的分泌来维持眼球的滋润。还可以将手摩擦发热后,或者用热毛巾热敷眼睛。每天热敷眼睛20分钟左右,可以有效帮助缓解眼睛的疲劳症状。
同时要保持适当的活动。尤其是一些户外运动,通过远眺来放松眼部肌肉,缓解视疲劳。
视力下降有可能不仅仅是眼睛的问题,不能只看眼睛或拖着不治。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查,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配合适量运动,保证用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