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起小水泡很痒,脱皮,出现这种症状,可以考虑是患上了手部湿疹。
手部湿疹主要散发于手部,起水泡,红斑丘疹,或有糜烂渗出流水,逐渐演变为慢性疾病后,会发生剧烈性改变,明显增厚。
夏季来临,患有手部湿疹的人越来越多,常常瘙痒忍不住抓挠,直接影响正常生活。
在中医看来,脾与四肢关系密切,脾虚运化不畅,则水湿随经络气血流于四肢,无以宣泄,则形成湿疹。若手部为水疱型,或腹胀,便溏,可健脾利湿,若有畏寒,则说明脾失健运已久,宜用温阳疏通之品。
但湿疹有并非是只有湿润性的,另还有干燥型湿疹,可见皮损处明显干燥肥厚,有所破裂,则是脾虚日久,湿气未尽,阴血亏虚所致,此时养血润肤为主,辅以健脾祛湿。
我之前就看诊过一位患者,男性,43岁,两年前因手脚出现水疱,起皮和瘙痒,抓挠经久不愈,于是就前往当地的皮肤科就诊,判断为“湿疹”。
当时,医院开的药物为抗组胺药,没有明显效果,又辗转去看多名专家,但都是服用抗组胺药物,或涂抹激素类药膏。
服药后瘙痒症状有所消失,但一停药就会反复发作,连续服用一年的药物,血压升高,体重增加,这才发觉不对劲,赶紧停药。
一次,在朋友的介绍下找我看诊,他来找到我时,可见手上水疱密集,起皮脱屑,形体瘦弱,兼有食欲不振,大便常溏薄,可见舌黯而胖,有齿印,苔白腻,脉滑弱。
我辨证为阳气不足,体质虚弱,湿邪内积所致,治则上以益气提神,健脾除湿为主。常用方药为云苓、炒苡仁、炒扁豆、防风、桔梗、砂仁、炒山药、白鲜皮、地肤子等。
患者药后水疱减少,瘙痒减轻,腹部较为适宜,后原方继续服用,腹皮损水疱消退,起皮已无,患者十分高兴。但大便仍然没有改善,我将原方中去山药、地肤子,加豆蔻、桂枝。后患者向我反映原有的手部湿疹基本痊愈且稳定,大便正常。
当然,我仍然建议这位患者要改变生活习惯,避免刺激性物质,饮食保持清淡,忌食辛辣油腻之物,以免再次病情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