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是公众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嘴唇周边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很常见的口腔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妇女和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由其引发的疼痛及其他不适,给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主要表现在饮食困难、口苦口臭以及形象受损等等。无论是嘴唇疱疹或是口腔溃疡,其发作往往都有反复性,严重的患者受此折磨常常也苦不堪言,中医通常用“上火”来概括两种疾病的病因。那么本期笔者就简要地介绍一下这两种口腔疾病。
嘴唇疱疹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嘴唇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引起嘴唇疱疹的病毒为单纯疱疹病毒1型(2型主要发病于生殖器,但并非性病)。患者感染了单纯疱疹病毒后,嘴唇及口鼻周边,就会长出簇状的小水泡,继而水泡破裂,结痂,即使不干预也通常可以自愈,期间伴随着红肿热痛,病程一般7-10日。
嘴唇疱疹一般具有反复性,其原因在于单纯疱疹病毒存在特殊的免疫逃逸机制。病毒在免疫细胞或药物的干预下迅速减少,但不会完全被消灭,而是狡猾地藏在人体的神经细胞里等待时机,一旦人体的免疫力下降,病毒会再度被激活并开始大量复制,导致疱疹复发。
免疫力降低是导致病毒感染或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经常熬夜、工作学习压力大等都会导致免疫力的一过性降低,给病毒可乘之机。单纯疱疹病毒在体内很难被消灭,所以我们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疱疹的复发次数。增强免疫力、缓解压力及紧张情绪以及合理的饮食作息都是减少疱疹复发的有效手段。
嘴唇疱疹有自限性,不用干预也能自愈,但如果症状严重,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包括外用和口服两种方式。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等。外用可使用软膏涂在病灶周围,症状严重者,可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口服抗病毒药,肝功能不全者尤要慎重。
口腔溃疡
与嘴唇疱疹不同,口腔溃疡往往发生在口腔内部,即口腔粘膜表面,表现为在粘膜上有一个或数个表面略凹陷,颜色为乳白色的假膜,伴随着刺痛等症状,有时会严重影响饮食,进而给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
口腔溃疡的病因在现代医学上至今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其被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遗传、免疫、饮食和物理因素。有数据显示,约40%的口腔溃疡患者有家族史,同时免疫力下降、饮食不规律、食用表面尖锐的食物划破粘膜也都是诱发口腔溃疡的原因。
在食用油炸食品,如炸薯条、炸鸡翅、薯片、油条时,由于其油炸特性,食物表面有相对坚硬的尖锐凸起,非常容易划伤口腔粘膜,这就会导致口腔粘膜的物理性损伤,从而迅速诱发口腔溃疡。而这些食物往往在中医理论中都归为“热性”食物,所以就给人一吃热性食物就立马上火的感觉。
口腔溃疡发作时,口腔刺痛让人十分不适,而且会影响饮水饮食,药物治疗往往选择对症缓解疼痛为主。可以选用的药物一般为局部麻醉的凝胶,如利多卡因凝胶。此外,补充B族维生素,也可以加快口腔上皮组织的修复,对加快溃疡的愈合有一定辅助作用。
中成药的使用
嘴唇疱疹和口腔溃疡在传统医学中,都属于上火的范畴,病因都是风热上攻所致。中医热毒的范围较广,由于古代没有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认识,通通将其归属其中。治疗上火的药物很多,口舌生疮可用的药物包括冰硼散、桂林西瓜霜、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患者可根据说明书或在药师的指导下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