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非那雄胺片
英文名称:Finasteride Tablets
汉语拼音:Feina Xiongan Pian
【成份】本品活性成份:非那雄胺。
化学名称:17β- (5-特丁基胺甲酰基)-4-氮杂-5α-雄甾-1-烯-3-酮。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3H36N2O2
分子量:372.55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治疗男性秃发(雄激素性秃发),能促进头发生长并防止继续脱发。本品不适用于妇女(参见孕妇和临床研究部分)和儿童。
【规格】1mg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每天1次,1次1片(1mg),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一般在连续用药三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观察到头发生长增加、头发数目增加和/或防止继续脱发的效果。建议持续用药以取得量大疗效,停止用药后疗效可在12个月内发生逆转。
【不良反应】本品一般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通常轻微,一般不必中止治疗。
在3200多例男性患者参加的一系列临床研究中对非那雄胺治疗秃发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在3项为期12个月、由多个研究中心参加、安慰剂对照的双盲研究中,本品治疗的安全性和安慰剂相似。接受本品治疗的945例男性患者有1.7%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用安慰剂的934例男性患者则有2.1%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
在这些研究中,接受本品治疗的男性患者有≥1%的人出现下列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性欲减退(本品1.8%,安慰剂1.3%)及阳萎(本品1.3%,安慰剂0.7%)。此外,接受本品治疗的男性患者有0.8%出现射精量减少,安慰剂对照组0.4%。中止本品治疗后这些不良反应消失,也有许多患者在继续用药过程中这些不良反应自行消失。在另一项研究中检测了本品对射精量的影响,发现与安慰剂无差异。
在使用本品5年的病人中,观察到的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至≤0.3%。
上市后报告的不良事件如下:射精异常、乳房触痛和肿大、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荨麻疹和口唇肿胀)和睾丸疼痛。
【禁忌】本品禁用于:
1.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参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2.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
【注意事项】在对18至41岁男性进行的临床研究中,应用本品12个月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从0.7ng/ml的基础水平降至0.5ng/ml。本品在用于治疗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老年男性秃发病人时必须考虑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会降低约50%。
没有数据显示保法止®对于驾驶和使用机器的能力有影响。
使用本品期间,如出现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同时使用其他药品,请告知医生。
请放置于儿童不能够触及的地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禁用于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
因为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会抑制某些组织中睾酮向双氢睾酮的转化,所以这类抑制剂(包括非那雄胺)如用于孕妇可引起男性胎儿外生殖器发育畸形。
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妇女不应接触破碎的非那雄胺片剂。因为药物可能被吸收继而对男性胎儿产生危害。完整的片剂有外层包膜,以防止在正常操作中接触到药品的活性成份。
哺乳妇女
本品不适用于妇女。
尚不清楚非那雄胺是否随人乳分泌。
【儿童用药】本品不适用于儿童。
【老年用药】尚未在老年男性患者中进行本品治疗男性秃发的临床研究。
【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尚未发现重要的药物相互作用。非那雄胺不影响与细胞色素P450有关的药物代谢酶系。已在男性中研究过的药物包括安替比林、地高辛、优降糖、普奈洛尔、茶碱和华法林,未发现相互作用。
虽然尚未进行专门的相互作用研究,但在临床研究中,将1mg或大于1mg剂量的非那雄胺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乙酰氨基酚、α-受体阻断剂、苯二氮?类、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利尿剂、H2-受体拮抗剂,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及喹诺酮类合用,均未见重要的不良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临床研究中非那雄胺单次剂量达400mg或多次服药,每天总量达80mg,连续用药三个月,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本品过量时无推荐的特效治疗措施。
【药理毒理】
1.作用机理
非那雄胺是一种合成的甾体类化合物,它是雄激素睾酮代谢成为双氢睾酮过程中的细胞内酶Ⅱ型5α还原酶的特异性抑制剂。非那雄胺对雄激素受体没有亲和力,也没有雄激素样、抗雄激素样、雌激素样、抗雌激素样或促孕作用。
对该酶的抑制能阻碍外周组织中睾酮向雄激素双氢睾酮的转化,使血清及组织中双氢睾酮浓度显著下降。与安慰剂相比,可使血循环中睾酮的水平升高约10-15%,但仍在生理范围内。非那雄胺能使血清中双氢睾酮浓度迅速下降,在给药后24小时内使之显著减少。
毛囊内含有Ⅱ型5α-还原酶,在男性秃发患者的秃发区头皮内毛囊变小,并且双氢睾酮增加。给予非那雄胺可使这些患者头皮及血清中的双氢睾酮浓度下降。先天性缺乏Ⅱ型5α-还原酶的男子不会患男性秃发。这些资料以及临床研究的结果证实非那雄胺能抑制头皮毛囊变小,逆转脱发的过程。
2.毒理研究
致癌性/致突变性/生育能力的损害
为期24个月对大鼠的致癌性的研究显示雄性大鼠接受每天160mg/kg的非那雄胺(统计学显著趋势检验)患甲状腺滤泡膜瘤的发生率增加。大鼠的这个口服剂量是人类推荐剂量(以0-24小时的药时曲线下面积为根据)的800多倍。非那雄胺对大鼠甲状腺的作用是由于甲状腺素清除率的增加引起的,并不是药物的直接作用。认为对大鼠的这些观察结果与人类无关。
在19个月的小鼠致癌性研究中,每日口服250mg/kg的非那雄胺(估计为人类推荐剂量的1700多倍)的小鼠的睾丸间质细胞腺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有统计学意义;当以每天2.5或25mg/kg为口服剂量时,没有发现腺瘤。
小鼠每天以25mg/kg为口服剂量(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90倍)和大鼠每天>40mg/kg为口服剂量(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300倍)时,发现间质细胞增生的发生率增加。
在这两种大剂量使用非那雄胺的啮齿类动物中,已被证实间质细胞增生的改变和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增加(超过对照2-3倍)之间有相关性。这表明了间质细胞的改变是随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而不是由于非那雄胺的直接作用。
当大鼠和狗分别每天以20mg/kg(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220多倍)和45mg/kg(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2600多倍)剂量口服非那雄胺一年,及小鼠每天以2.5mg/kg(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9倍)口服19个月,都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间质细胞变化。
在体外细菌诱变实验、哺乳动物细胞诱变实验、和体外碱性洗脱实验中没有发现致突变性的证据。体外染色体畸变实验中,中国大鼠卵巢细胞经高浓度(450-500μmol)的非那雄胺处理后,染色体畸变有轻微的增加。这个浓度超过了人类以1mg为总剂量时的血浆浓度峰值,是生物系统不能达到的。在小鼠体内染色体畸变实验中,给予最大耐受剂量的非那雄胺没有发现与治疗相关的染色体畸变增加。
雄性兔每天口服非那雄胺达80mg/kg(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4000多倍)时没有损害生育能力。雄性大鼠每天口服非那雄胺80mg/kg(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440倍)治疗24至30周出现明显的生育能力下降,并伴有生殖小泡和前列腺的重量显著减少。中断治疗6周内这些作用可以逆转。
大鼠生育能力的下降是从属于非那雄胺对附属性器官的作用的,导致不能形成精液栓,这对与大鼠生育是必要的,但与人类无关。
发育研究
怀孕的大鼠每天给予非那雄胺剂量从100μg/kg至100mg/kg(>5倍人类推荐剂量)口服时,发现所生育出的雄性后代的尿道下裂的发生率为3.6至 100%。此外,当怀孕大鼠被给予每天30μg/kg(>1.5倍人类推荐剂量)非那雄胺口服时,生育出的雄性后代伴有前列腺和生殖小泡重量下降,包皮分离延长,和暂时性的乳头发育,当给予每天3μg/kg(约为人类推荐剂量的五分之一)非那雄胺口服时,出现肛门生殖器的间隔减少。产生这些作用的重要阶段已被限定在妊娠雄鼠的16至17天。
以上所述的变化被认为是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雄大鼠在子宫中暴露于非那雄胺出现的一些改变,如尿道下裂,与先天性Ⅱ型5α-还原酶缺乏的雄大鼠的报告相似。而对于在子宫中暴露于任何剂量非那雄胺的雌性大鼠没有作用。
妊娠晚期和哺乳期服用非那雄胺的大鼠会造成第一代雄性后代的生育能力轻微下降(每天3mg/kg)。在服用非那雄胺的雄性大鼠(每天80mg/kg)与未服药的雌鼠交配所生育的第一代雄性和雌性后代中没有发现生育异常。
从妊娠6至18天开始兔的胎儿在子宫中暴露于每天100mg/kg的非那雄胺没有发现畸形的证据。
对于恒河猴胚胎和胎儿发育期(妊娠20至100天)在子宫中暴露于非那雄胺的影响的评估,说明了这个物种比大鼠和兔子更具有向人类发展的倾向。给妊娠猴静脉注射剂量为每天800mg的非那雄胺(以体重为基础,至少为怀孕妇女可能接触的精液中的非那雄胺最大估计量的750倍)发现雄性胎儿没有异常。为证实恒河猴模型与人类胎儿发育的关系,给妊娠猴口服高剂量的非那雄胺(每天2mg/kg;100倍人类推荐剂量或以体重为基础,大约为妊娠妇女可能接触的精液中的非那雄胺最大估计量的1200万倍)导致雄性胎儿外生殖器的异常。没有发现雄性胎儿的其他异常,也未观察到任何剂量下雌性胎儿有非那雄胺相关的异常。
【药代动力学】
吸收
与静脉给药相比,非那雄胺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约为80%。口服生物利用度不受食物影响。口服给药后约2个小时非那雄胺在血浆中的浓度达到峰值,给药后6~8小时完全吸收。
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3%。非那雄胺的分布容积约为76升。
按每天1mg剂量连续用药达稳态后,血浆中非那雄胺峰值浓度平均为9.2ng/ml,在给药后1到2小时达此峰值,0-24小时的药时曲线下面积为53ng·hr/ml。
在脑脊液中可检测到非那雄胺,但是并非主要分布在脑脊液中。用药后在精液中也已检测到了微量的非那雄胺。
代谢
非那雄胺主要在细胞色素P450 3A4酶系的催化下代谢。男子一次服用14C标记的非那雄胺后,可检测到两种非那雄胺的代谢物,其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远低于非那雄胺。
消除
男子一次服用14C标记的非那雄胺后,39%的药物以代谢物形式经尿液排泄(实际上无原形药物经尿液排泄),57%的药物随粪便排泄。
血浆清除率约为165m/min。
非那雄胺的消除速率随年龄增加而有所下降。在18至60岁的男子中,非那雄胺的平均消除半衰期约为5至6小时,70岁以上的男子,消除半衰期为8小时。这种差别并无临床意义,所以老年人不必减量用药。
病人特征
对于肌酐清除率为9-55ml/min的慢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人,单剂量14C-非那雄胺的分布与健康志愿者相似。蛋白结合在肾功能损害病人中也没有不同。部分正常情况下通过肾脏排泄的代谢产物会随粪便排泄。因而会出现与肾脏排泄减少相当的粪便排泄增加。对肾功能受损但不作透析的患者不必调整用药量。
【贮藏】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包装】铝-铝泡罩眼包装,28片/盒。
【有效期】24个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160
【生产企业】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