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后,正式进入夏天得酷暑阶段,空调的使用率在直线上升,从工作场所,到交通工具,再到家,几乎全程离不开空调。
最近和朋友一块吃饭聊天,他说自己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空调使用的小技巧,其中一个说法便是:“空调开除湿模式比制冷模式更省电”。称空调开除湿模式可以和制冷模式一样达到降温的效果,但相比之下,除湿模式要比制冷模式省下更多的电量。那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呢?真相又是怎样的呢?
1.空调制冷和除湿的原理
简单得说就是制冷模式下,空调中的制冷剂从高压气体变成冷凝液体,再通过蒸发器的蒸发吸热变成冷气吹出来,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而除湿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制冷模式”。在除湿模式下,空调是低风量工作的,这样能够帮助水蒸气凝结,从而达到去除湿气的效果。
2.那么二者的不同之处
制冷模式是将室内的热风吸入到空调内机的风机里面,通过蒸发器进行冷却,然后吹出冷风,此时的出风风速非常大,制冷的速度会很快,室内的温度很快就能够降下来;而除湿模式主要将室内的湿度含量较大的空气吸入到空调内机的风机中,通过蒸发器的低温达到空气的露点,从而通过排除冷凝水的方式,实现湿度的降低,变相的降低室内的温度。制冷模式是以制冷为主,除湿为主;除湿模式是以除湿为主,制冷为辅。
3.总结
制冷模式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温度下降,除湿模式适用于湿度较高的前提,如果遇到闷热的黄梅天气或者梅雨季节,这时候的空气湿度是比较大的,甚至超过90%以上,当室内的温度低于30度的情况时,除湿模式会相对省电,同时起到降温的效果,但是夏季的时候,温度很容易超过30度以上,这时使用制冷模式,降温的效果更好,也更加省电。
当然,在制冷模式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空调调节为除湿模式,既可以达到除湿的目的,也能保持室内的温度,这样相互配合舒适度会更高,节能性也更好。为了省事和快速制冷的用户,就踏踏实实地使用制冷模式,对舒适要求更高的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制冷模式和除湿模式互助的方式。
4.长时间使用除湿模式的坏处
空调长时间使用除湿模式,对于空调本身也是一种坏处。由于空调除湿工作的特性,当空调处于除湿运转状态,此时室内机的风扇运转很慢,这是为了便于空气中的水气凝结成液体,压缩机频繁启动,就容易损伤压缩机。
5.空调使用小技巧
1、把室温调到 26 或 27 摄氏度为最佳温度选择,根据统计夏天空调制冷每提高1度,节约能耗10%左右。
2、避免阳光直射 空调器不适宜安装在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时间一长就容易把外机晒热,从而影响空调器自身散热效果。
3、关闭好门窗 开空调时不要频繁打开门窗.
4、定时清洁保养,建议每30清洗一次空调过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