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2岁小朋友玩手机的危害有多大(孩子不到2岁却老练玩手机,专家:小心导致大脑改变和精神疾病)

玩手机的孩子年纪越来越小了。

之所以想写一篇关于网瘾的文章,是因为今天上午我在出门的路上,见到了这样的一幕:

一位妈妈与别人兴高采烈地聊着天,她那不到两岁的女儿在旁边老练地玩着手机。显然,女孩玩手机的行为是得到妈妈允许的,双方才会如此各自为安,各得其乐。

这种画面,让我不禁为女孩今后的成长前景有了一丝隐隐的担忧。在路上,遇到这样的场景不是一次两次,而且玩手机的孩子也越来越低龄化了。

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10岁以下儿童在沉溺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时,他们的大脑会同吸毒成年人的大脑一样产生相同的反应。

在大脑的早期发育中,如果过度接触科技产品,会因过度的刺激,使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延迟,学习能力低下,自制力差,易冲动等状况。

儿童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带来的危害人人皆知,为什么依然还是有不少家长让孩子堂而皇之地把手机当成了玩具?

一方面,是一些家长自己手机不离身,常常在孩子面前做低头族,没有做好榜样的示范作用,让孩子有样学样;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家长为了图省事,看到孩子有手机玩就不会吵到自己,便把手机当成了哄娃的神器。

孩子天生就是视觉型动物,很容易被屏幕上那些花花绿绿的图像所吸引,继而又渐渐被里面的电子游戏所吸引,一旦上了道,这些天生自控力差的孩子很快便会上瘾,成为他们日后身心健康成长的一大隐患。

游戏障碍已被定性为一种精神疾病。

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一部分人可能会因打游戏而生病。“游戏障碍”被其添加到《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预先预览版,位列“成瘾性疾患”章节。

所谓的“游戏障碍”,也就是网络游戏成瘾。指一个人对网络游戏失去了控制力,对它的热情高于其它任何事情,把游戏放在学习、生活等东西之上,变成最优先的选择项目,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秩序都打乱了,更不用说丧失工作与生活的激情。

当这种行为模式导致人们在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或其他重要领域造成重大的损害,且持续了至少12个月,就构成了“游戏障碍”的标准。

它主要在以下特征:

失控:明知有害,明知有害还欲罢不能,控制不了游戏时长和频率,惩罚措施对他们来说收效甚微。

耐受:游戏障碍也有耐受性,打游戏时间越来越长,就像酒精成瘾的人酒会越喝越多。

复发率高:游戏障碍有“戒断症状”,容易反复。

损伤大脑:一个人常常玩游戏失控,会导致大脑结构改变,从而做出一些异于常人的举动。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张锦涛课题组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研究称,网络游戏成瘾者确实在大脑结构异常等方面与物质成瘾者具有相似性,只不过在认知功能方面受损程度较低。

曾有一位20多岁小伙在网吧呆了7个昼夜,除了吃喝拉撒睡,其余时间都在打游戏。他竟为了不被家人打扰而离家出走,在外地呆了7个月,借高利贷,跟怀孕的妻子也不联络。当家人找到他时,他却说:我就玩一下而已。

玩游戏失控者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游戏是成瘾者的第一需要。不让游戏障碍者接触游戏,他们会“烦得要死、跟你拼命”,因此,不少严重的游戏障碍患者会有暴力倾向,甚至还有人向父母挥拳动刀。

为什么网络游戏会有如此大的魔力,让孩子欲罢不能?

孩子游戏成瘾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受成长环境长期影响、发展形成的结果。

童年时父母的陪伴很重要,孩子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用心的、有爱的、正面的高效陪伴。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在家不被理解和认可,很少受到鼓励,他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得到只有否定和打击,没有成就感和动力,网络游戏就会成为了他人生挫折与苦难的最佳避难所。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他失败了可以重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都可以自己做主,不仅如此,他还能从中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是一个完全属于他的自我空间,在这个自我空间里,他会呆得很舒服。渐渐地,他就会沉溺于这种舒服的感觉中不能自拔。一旦他在里面呆得太久太长,就会进入一个幻觉空间,分不清现实与虚拟世界。

当他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任何乐趣和信任,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压力过大,或出现人际关系障碍等,他就会回到网络世界中。因为,那里的体验远远胜过了现实生活中的体验。

就这样,游戏就成了对他们具有吸引力的东西。

当孩子迷上游戏,我们怎么办?

这要看他是否已上瘾,在还没有上瘾之前,尽快想办法并采取措施扭转情况。这种扭转,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否则只会让孩子更加逃避到虚拟现实世界中。

首先,家长要审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出了什么样的问题。然后,改善亲子关系,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感。

一般来说,信任父母的孩子是很乐意听取父母忠告的,不信任父母的孩子,却很容易对父母的话产生抵触和抗拒的心理。当我们和孩子关系质量不好,无法获得孩子的信任时,你的否定和制止只会加深他的对抗情绪。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玩游戏,不认真学习,不去做他们交待或要求孩子做的事,就会怒不可遏,忍不住对孩子指责,甚至在孩子玩得正起劲时拔掉网线、关掉电脑、删除游戏,然后直接给他两个耳光。

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激越孩子的强烈反抗,甚至一些孩子与父母大打出手或离家出走。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在做正确的事,为什么孩子不领情、不懂事、还不知好歹。虽然家长的初衷是对的,但做法却大大不妥。因为我们没有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场合里用正确的方式来执行我们的意愿。

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正确的呢?

能够根据孩子的特征来引导并起到效果的,就是正确的方式。换句话说,也就是:符合孩子个性,能让孩子听进去,并做出改变。

一、建立信任

首先要做的是建立感情,获得孩子的信任。一个和父母感情很好的孩子,做决定时一定会考虑父母的想法与感受,而感情淡漠的孩子,父母再有道理,都与他无关。

所以,不要在孩子玩得正带劲,马上就要闯关时,过来一顿骂,或冷不丁把他的网线给拔了。这是最破坏亲子感情的一种做法。

那难道就任由其玩下去吗?

其实孩子都知道游戏的危害,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或没有其他能够吸引他的东西。

可以跟他商量,闯完这一关后我们休息一下好不好?然后,在儿子闯关成功时庆贺他。庆贺的目的有三个:

  • 一是与孩子建立感情;
  • 二是提醒他到点了;
  • 三是转移他的注意力。

这样,我们就有了发挥作用的机会。

我们可以拿出孩子感兴趣的其他东西来吸引他,也可以带一起出去吃点东西,边吃边聊。一开始,他可能有点惊讶和不习惯,但一次两次,时间一长,他也就适应了。看到家长不会强行制止他,他也会放松下来,心情也开始好转,与你的对抗和防备情绪也渐渐消失。信任的萌芽也开始生长。

接下来,你就可以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多约他一起出去玩,增进感情,玩累了坐在一起聊天谈心,可以说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或说说自己年轻时的往事,找到共鸣点。然后再问他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或想法,想做点什么,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你做点什么之类。

有人说,若孩子还是说“我想玩游戏”,那怎么办?其实,家长不必如临大敌,你越是不让他提到游戏,他越会想到游戏。

二、以退为进,先跟后带

想玩游戏?答应他:没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向孩子妥协,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我同意你玩游戏,但是,你也要答应我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规划好游戏和主业之间的时间安排。

双方各有退让和底线,这样沟通才有可能得以顺利进展。

然后,双方共同商量如何约定玩游戏的规则。记住,不要用学习、阅读等因素来作为限制孩子玩手机的理由,否则,只会令孩子对学习更加抵触。有效的方法是:找到科学的依据来说服孩子。

三、严格遵守契约

定好规则后,双方都要严格遵守。家长不能单方面要求孩子怎样,自己要带头严格执行规则,并坚持下去。如果家长自己都遵守不了,那就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而不能只怪孩子。

在孩子遵守规则期间,要记得多肯定他的努力,鼓励他的进步。孩子是非常在意父母对他的态度和看法的。你的认可会给他带来信心和成就感,也会让他感受到被爱的那快乐,有了这样的美好体验,他会渐渐摆脱对游戏的依赖,走向正常的轨道。

如果孩子单方面违背了规定,第一次,提醒他,并按约定执行惩罚(比如禁止玩游戏一天或一周)。记住,孩子反复是很正常的,但要告诉他:事不过三,否则以后你就再也玩不成了!

他也不想失去目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好势头和良好感觉,从而也会少有的珍惜机会,自己约束自己。


若是家长已经尽力了,孩子依然无法摆脱对游戏的依赖,依然毫无自制能力,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你的孩子确实已经上网成瘾,非家人之力所能扭转局面,那就只好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或专业机构了。

但要记住,在孩子最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家人的关爱与支持,家长一定不要放弃。尽管过程艰辛漫长,请一定用极度的耐心和爱心,来陪孩子一同度过这一段艰难曲折的修复之路。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