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家,茄子叫落苏。
为什么叫落苏呢?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的父亲)有个瘸腿的儿子,吴王对他管教甚严,让他终日闭门攻读,不许出门半步。
有一天,吴王阖闾带了几个随从,去郊外打猎。有个家丁讨好公子,对公子说:"公子,今天天气晴好,大王又已出去打猎,何不去虎丘一游?"公子一听,正中下怀,便和家丁骑马出了城。
路上,有人叫卖:"卖茄子哦!卖茄子!"公子误会,听作"卖瘸子",这不是侮辱他这个瘸子吗?他很生气,要赶去抽打那个喊"卖瘸子"的人。家丁连忙劝阻,并对那卖茄子的人说:"你不要叫卖茄子啦!我家公子生气了。"那卖茄子的人听了莫名其妙,吴王的公子为什么不准我卖茄子呢?既然公子吩咐,为了避免麻烦,不叫卖就是了。
过了一会儿,他见主仆二人已经远去,又放开喉咙高喊: "卖茄子哦!卖茄子!"公子远远地隐约听见,气得脸色铁青, 调转马头,要赶回去找那个人。家丁苦苦劝阻:"公子,还是走吧!若回家晚了,让大王知道,岂不坏事?"公子觉得不无道理,就气呼呼地快马加鞭直奔虎丘而去。他也无心游耍, 早早地就回去了。
待到阖闾打猎满载而归,儿子便向父亲哭诉:"父王,今天儿臣在书房攻读,听得外面有人叫'卖瘸子',分明是在侮辱我,请父王拿他治罪。"吴王听罢大笑,说:"这是人家叫卖茄子,不是'卖瘸子'呀。茄子是一种蔬菜,怎么好不让人叫卖呢?"儿子说:"儿臣是个瘸子,听到叫卖茄子,怪刺耳的,觉得让人嘲笑,多不好听呀?"吴王一向对儿子宠爱有加,所以才从严管教,听了儿子的话,他觉得十分为难,但总得想个办法,以解儿子心头之结。
那天晚上,吴王去书房睡觉,发觉妃子的"孩子帽"上的两根流苏,很像要落下来的茄子。他不禁心中一动:"落下来的流苏—落苏!对,就把'茄子'改叫'落苏'吧!"于是,他让手下发布告示,告之天下百姓:今后一律将"茄子" 叫作"落苏"。
"落苏"就这样一直流传到现在。
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当然不是。
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钱王有个儿子是瘸子,他厌恶"茄子"听起来像"瘸子",所以将茄子改名为落苏。
同样的故事桥段,一个发生在春秋时期吴王儿子身上,另一个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钱王儿子身上,吴王跟钱王隔着一千多年呢!所以说,故事只是故事。但历史上,至少在唐代, 已经有人叫茄子为落苏了,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有记载。
仔细想一想,万物总有个由来。人们总不会平白无故叫落苏的吧?这里面有什么说道吗?
其实,落苏与僧人有关。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僧人从印度带来了茄子、黄瓜、扁豆等蔬菜。渐渐地,这紫色的茄子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
唐代时,白色的茄子从暹罗(泰国)传入中国,它的味道比紫茄子更好。
比如,宋代文豪黄庭坚吃了朋友送来的白茄子之后,还特意写信给朋友:
"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坝里紫彭亨。"
意思是说:你们家送来的白茄子,它的美味绝对胜过坝田里产的紫色的大胖落苏。
这烧熟的白茄子,颜色和状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酪酥"—由牛、羊、马等的乳精制而成的食品。因而,人们戏称茄子为"酪酥",口口相传,"酪酥"就变成了"酪苏" 或"落苏"。后来,不管是白茄子,还是紫茄子,在江浙人口,都叫"落苏"了。
茄子有紫皮的, 有白皮的, 有长条形的, 有椭圆形的—茄子的英文eggplant(译为"蛋果"),说明英国人最早吃到的茄子是椭圆形的,而且一开始他们把茄子当瓜果,我们的祖先也把茄子当瓜果,至今广东人仍叫茄子为矮瓜。
通常,在我们的印象中,茄子长得低矮,从种子发芽,生长出根、茎、叶,开花,结果,到枯萎死亡,它的一生不到一年时间。可有不少古文记载,摘茄子需要爬上梯子去摘。这是真的吗?
长在树上的茄子,是真的!是不是好神奇啊?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还有更神奇的:普通的茄子,在温室里享受"恒温恒湿"的特殊待遇,它不光个头能长到四米多, 而且寿命长,可以生长五到八年,不像露天的茄子那样,被风霜一打就枯萎。
古人看到茄子树都在南方,因为南方天气炎热,少有霜冻。
不管东西南北,茄子都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比如, 鲶鱼炖茄子,这是一道传统且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东北炖菜—用新鲜的鲶鱼和茄子一块炖制,鲶鱼和茄子混在一起, 鲶鱼肥而不腻,茄子鲜香味浓,荤素搭配得美美的。
这道菜是怎么来的?有这样一段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东北人名叫柳毅,他小时候家里穷,父亲为了生计只得远走他乡,只留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多年后, 母亲操劳过度,撒手西去,只留下一句话,让他去寻找多年来杳无音讯的父亲。柳毅遵循母亲的遗言,一个人风餐露宿, 千里迢迢来到茫茫的呼伦贝尔草原,才知道早在几年前父亲就去世了。走投无路的柳毅,在呼伦湖畔安顿了下来。
几年后,一位老人看柳毅忠厚老实,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有一天,老人想去看看女儿女婿。出门时临近中午,一路上烈日当头,到女儿家时,他已是汗流浃背了。
不巧,女婿柳毅干活还没回来。女儿暗自叹息,家里实在端不出什么像样的菜肴招待父亲,只好先招呼父亲喝茶。这时,柳毅回来了,见到岳父,格外高兴。他忙把刚从湖边抓来的一条鲶鱼交给妻子。妻子把鲶鱼收拾干净,准备炖时, 才发现这条鱼实在太小了,根本不够一家人吃。她低头看见从菜园摘回来的新鲜茄子,灵机一动,把茄子洗净,掰开,放进锅里,跟鲶鱼一起炖。
菜炖好了。妻子上菜时,面有难色,柳毅也神情尴尬地看着岳父。老人十分理解他们的处境,不但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反而安慰他们说:"这样的饭菜,很好嘛!"说完,他就夹起一块茄子放到嘴里,眼睛猛然睁大,面露惊讶之色。
"怎么了?"夫妻俩紧张起来。
老人乐呵呵地说:
"这鲶鱼里掺着茄子味儿,茄子里和着鲶鱼味,根本分不清哪是鲶鱼,哪是茄子;再喝上两口汤,嚼上一口喷香可口的玉米面饼子,那滋味简直就赛过了活神仙。"
夫妻俩各尝了一口,这用鲶鱼炖出来的茄子,味道确实鲜美。
一家人乐呵呵地吃饭。吃好了饭,老人连说:"撑死老爷子了,撑死老爷子了。"
从那以后,鲶鱼炖茄子成了女儿款待父亲的一道风味家常菜,并被柳毅的子孙们传播到了东北故里。
而呼伦湖畔,至今还广为流传这么一句话: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
听了这个故事,你是不是想吃一道鲶鱼炖茄子了?或者来一道鱼香茄子,还是肉末茄子、红烧茄段、擂茄子、蟠龙茄子、蒸茄子?赶紧向你家里的"厨神"点菜吧,记得把茄子的故事告诉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