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北京申奥成功时间是哪一年(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为什么那么激动?)

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

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用平稳的语调说出了一个词语:BEIJING

刹那间,这个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整个神州大地。

萨马兰奇说出的“北京”,意味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在这一刻成功了。

这一刻,许多中国人眼睛湿润了,中华世纪坛礼花绽放,欢声雷动;天安门广场人如潮涌,全国各地一片沸腾。这个夜晚,成为许多人的不眠之夜。

要明白北京申奥成功人们为何这么激动,就得了解北京申奥有多艰难。

大家不会忘记中国上一次申奥,那是从1991年2月22日,北京向中国奥委会提出举办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申请开始。中国奥申委为此努力了两年半之久,遗憾的是,在93年的最终投票中,北京输给了悉尼。

首次申奥受挫,国家体委召开会议,研究接下来的问题,问题主要有两个:是否继续申办奥运会?如果申办,由哪个城市申办?

经过讨论,大家得出一致意见,继续申办奥运会,申办城市仍是北京。

不过报告递上去后,中央并没有立即批准,建议等待时机更成熟的时候再申办。

这一等,就等了五年。在此期间,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28金、16银、15铜的好成绩;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运动员更进一步,力摘34金、20银、15铜,仅比美国少一块金牌,屈居金牌榜次席。

五星红旗一再在领奖台上飘扬,中国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体育强国。

在国内,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成果,从1990年到1999年,中国的GDP从3608.58亿跃升到1.09万亿,经济常年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正积极准备加入WTO,世界需要更了解中国,体育盛会是个展示自我的很好方式。

时机成熟了。

1999年4月,中国奥委会主席伍绍祖和北京市市长刘淇远赴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2008年奥运会申请书》。9月6日,北京2008年奥申委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

由此,拉开北京第二次申奥的大幕。

递交申请书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还有漫长而艰苦的工作要做。

大体来说,需要经过3个主要环节的较量。

首先是初筛,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城市共有10个,经过奥委会考察调研,第一轮先淘汰了五个城市:塞维利亚、曼谷、开罗、吉隆坡、哈瓦那。晋级的是:北京、大阪、巴黎、多伦多、伊斯坦布尔。

这还只是小试牛刀,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对决。

此时,北京的形势并不容乐观,总排名在晋级城市中靠后,要想胜出,难度依然很大。

随后需要提交的《申奥报告》是个挑战,这份报告事关奥委会的考察和打分,北京能否扳回劣势,这份报告异常重要。

为了编制出一份完美的《申奥报告》,中国奥申委的工作人员们不分昼夜地加班加点,有个叫张德耀的小伙子为此推迟了两次婚期。到了后期,工作越来越紧张,许多人为了节省时间,干脆长期睡在了办公室。经过大家日以继夜的努力,一份颇为理想的《申奥报告》按时制作完成了。

2001年1月17日上午10点,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当代表萨马拉齐接收中国奥申委报告的杰奎琳·布拉特女士,从明黄色的包装中抽出深红色封面的中国《申奥报告》时,她立即被惊艳到了。

这个设计采用的是典型的“中国红”,也叫“宫墙红”,里外配色放到一起,中国设计力量赋能传统文化经典,一个古老大国的厚重与现代被第一眼展示出来。

杰奎琳·布拉特对此赞不绝口,连声说道:“Very good!Very beautiful!”

整个报告共有596页,使用法、英两种文字,配有图表和照片,详细介绍了北京为申办奥运会所作的规划。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从设计到内容,北京的《申奥报告》都无可挑剔,让奥委会对北京的打分大大提高,北京从不利形势下走了出来。

接下来是第三关:实地考察。

2001年的北京,要说在城市硬件上与巴黎、大阪、多伦多等相比,能占多大优势,其实说不上。不过,在北京,国际奥委会评估团感受到的是另一种在其他城市感受不到的情绪。

在北京,不论是在宾馆还是街头,评估团处处能感受到从官方到民间的申奥热情。一切显示出,北京申奥是情真意切的,人们都在热切盼望着奥运会能在北京召开。

这种朴素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评估团。在5月底发布的评估报告中,评估团对北京的评价是:相信能够成功举办。而对大阪、伊斯坦布尔,评价是:没有信心。

经过几个环节的较量,北京已经后来居上。北京很可能成为奥运会主办地的消息已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莫斯科,国际奥委会正在这里举行全会,将投票表决出胜利者。

不过,这毕竟还不是官方消息,没有得到奥委会的最后宣布,算不得准。

接下来,还有最后一关要过:现场陈述报告。

北京代表团于7月7日就飞赴莫斯科,按照陈述的顺序,一遍一遍反复进行演练,考虑到各种可能,力求滴水不漏。

7月13日,决战时刻到了。

北京的顺序依然是在第4位,与8年前陈述时一样。

从上午到下午,大阪、巴黎、多伦多依次亮相。在陈述阶段,他们都拿出了绝招,大阪预算最高,市长矶村隆文大打经济牌,甚至号称要造出两个“奥林朋克岛”来,并称之为“海上运动天堂计划”。

巴黎则请来了他们最著名的体育名人:齐达内。当时他凭一己之力带领法国夺得世界杯不久,在世界体坛已成传奇人物。

多伦多大打共情牌,找来土著人打鼓,一个小女孩现场唱歌,台下爷爷奶奶辈的委员们都被带动得跟着节奏一起拍手,气氛很是热烈。

下午3点,轮到了北京。

北京代表团首先出场的人,依然是何振梁先生。72岁的何先生继续扮演着8年前的角色,在他流利的法语开场和介绍下,李岚清副总理第一个发言。

岚清总理代表政府,一句“我们(中国政府)坚决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开头,一句“北京奥运会将是一届伟大的奥运会”收尾,把中国人对胜利的渴望,讲得既诚恳,又坚决。

随后,北京市市长刘淇用数据证明了北京办奥运的能力,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做出了反兴奋剂的承诺,中国奥委会体育主任楼大鹏全面介绍了申办工作,北京奥申委秘书长王伟描绘了宏伟蓝图,邓亚萍分享了火炬接力故事,杨澜展示了伟大的中国文化。

最后,为奥林匹克事业奉献一生的何振梁先生动情地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梦想把奥林匹克带到中国,让我的同胞们在祖国体验奥林匹克梦想永恒的魅力!”



经过紧张的两轮投票,北京时间22点08分,萨马兰奇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布:

“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北京。”

时隔8年,中国申奥的梦想终于成功,代表团相拥而泣,个中付出多少努力,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一瓶保存了8年的红酒,当初未能打开,在这天终于成为了庆功酒。

经历了无数大赛的邓亚萍说,只有这一场是她经历的最艰难的“比赛”。但,也是赢得最畅快的一场“比赛”。



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有多激动。如果大家有心去找一找那一天的视频,会发现大家欢呼雀跃的样子,即使现在来看,都还是那么有感染力。能让人们争相走上街头,在天安门广场彻夜狂欢,记忆中只有两件事,一是香港回归,二是申奥成功。


并不止北京,全国所有城市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对于如今许多人到中年的人来说,在当时,本身就是中二的年纪。那天晚上,我只记得正和小伙伴走在街道上,突然间鞭炮响了,街边各种店铺里响起了欢呼声。然后礼花什么的也放了起来。我就知道了,啊!这肯定是我们申奥成功了。

当时很多人就涌上了街头,根本不用思考,我们跟随着人群去到市中心广场。来的人越来越多,有唱歌的,有大喊大叫的,有笑的,有哭的。这都是自发前来庆祝的人们,无论是谁,身临其境都会深受感染,那种感觉,真的很自豪,很兴奋,很激动。





人们为何激动不已?

当时的中国,远没有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腰杆和自信,93年申奥又惜败于悉尼,大家更是都憋着一股劲,既有受挫之后的卧薪尝胆,也渴望走上国际舞台被世界认可。

申奥成功,国家的昂扬朝气和个人的家国情怀在那一刻得到了集中释放,高涨得令人难以置信。

那些自发的爱国情怀,和对未来的热切憧憬。看到当年的照片和视频里那些令人激动的画面,心里还是免不了唏嘘感慨。


从国家层面讲,中国需要这么一个机会展示改革开放后的新自我,同时拉动国际商机。奥运会作为体育盛会,是当时中国迫切需要的一次机会。

从个人层面讲,东方人讲究大国小家,为了国家贡献个人力量是东方文化的一种道德传承。而且毕竟是第一次举办这种世界性的大会,普通人也会深受感染,所以会有举国欢庆的局面。

奥运会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现自己国家的机会,对于改开以来的中国来说,08奥运会真的是意义重大。


而7年后,北京更是用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惊艳了世界。

2008年8月24日,在闭幕式上,面对“鸟巢”内9万多名激动的观众,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形容北京奥运会,“这届奥运会真是无与伦比!”

北京,实现了当初申办时的承诺:

如果你们选择北京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地,我们将竭尽全力支持帮助参与并监督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奥运史上,最好的一次运动会。(时任北京奥申委执行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