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西汉都城长安,东汉首都洛阳,为何三分天下的曹魏五都并存?

历史上不少朝代除了帝都之外还有其他的几个都城并存,比如北宋有东京开封府、南京应天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四大都城,明朝则有北都北京、南都应天和中都凤阳三大都城,不过历史上第一个实行多个都城并存的朝代却是曹魏。

裴松之引《魏略》曰:“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立石表,西界宜阳,北循太行,东北界阳平,南循鲁阳,东界郯,为中都之地。”

西汉都城长安,东汉都城洛阳,虽然因为汉末战乱频仍,汉献帝先是迁都长安,后又迁都许都,但是也不存在几个都城并存的情形,曹魏只是三分天下有其一,那为何曹魏立国后却在帝都洛阳之外再设长安、谯、许昌和邺城一共五大都城并存?曹丕:你也不看看我的对手有多少!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洛阳在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之前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很长时间都没能恢复过来,这也是196年汉献帝之所以迁都许都的原因之一。其后曹操对洛阳进行了重建和修复;随着地位的越来越稳固,曹操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取代汉室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建安后期曹操很多时候并不在邺城,也不在许都而是在洛阳,比如襄樊之战前后曹操就一直在洛阳,这个时候的曹操其实已经流露出了定都洛阳的意愿。

《三国志》记载:冬十月,军还洛阳。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

除此之外曹魏定都洛阳至少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洛阳作为东汉的帝都,曹丕三受禅让而建国,以洛阳为新王朝的国都其实就是要强调自己取代汉室的正统性;第二,曹魏有几条防守战线,比如东线淮南、西线关中、南线襄樊,洛阳居于中间位置又有关河之固,西连关中、南顾荆襄、东南则可虎视江淮,这种便利性无论是长安还是邺城都不具备的。

有了帝都洛阳,曹丕为何又要分设邺城、长安、谯、许昌四大都城呢?这就不得不和曹魏战线拉得太长和四面树敌需要处处防守有莫大关系了。

曹魏在东线合肥和淮南需要和孙权作战、南线荆襄一线同样面对孙权的压力(一开始除了孙权还有关羽,219年孙权偷袭荆州得手后曹魏的敌人就只有孙权一人),西线有劲敌蜀汉,北疆游牧民族特别是鲜卑的崛起也给了曹魏压力,除了北疆稍微安稳一点之外,东线、南线和西线无一不是曹魏防守的重中之重,这就决定了曹魏在这几个方向需要作出积极的战略部署以策应战事的发展,这是曹魏五都制并行的根本原因所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余四都设立的大概原因。

长安

对于曹魏而言,雍凉二州的威胁最大,一方面汉中之战后东西两川合二为一,蜀汉从汉中出兵可以同时威胁到关中和陇右;另外一方面东汉末年以来凉州动乱不已,朝廷对凉州的控制力度一直不强,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也不安分,所以以长安为四都之一镇抚雍凉二州很有必要。

曹魏在长安布有重兵,都督雍凉诸军事的无一不是朝廷重臣和能征善战的名将,比如曹真、司马懿、郭淮、陈泰,以及都督陇右诸军事的邓艾和都督关中诸军事的钟会等等,从军事角度来看,长安堪称是洛阳之下曹魏最重要的第二都城。

邺城

自建安九年(204年)大败袁尚攻破邺城并出任冀州牧之后,曹操就很少回许都了,邺城成为了曹操发号施令的行政中心,特别是213年进爵为魏公之后更是如此,经过韩馥、袁绍和袁尚父子、曹操几十年的经营和努力,邺城俨然成为了黄河中下游的政治中心。

《三国志》记载:初,洛阳宗庙未成,神主在邺庙。(太和三年)十一月,庙始成,使太常韩暨持节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帝神主于邺,十二月己丑至,奉安神主于庙。

曹丕正式立国前,邺城一直是曹魏公国和王国的国都,也是曹魏宗庙所在和龙兴之地之一(一直到229年魏明帝曹叡才把宗庙从邺城迁至洛阳),除此之外,邺城还担负着震慑和支援北疆作战的重任,所以理所当然的是五都之一。

许昌

许昌离洛阳并不远,按理来说既然有帝都洛阳,没必要再立许昌为一都,那为何许昌仍脱颖而出成为曹魏五都之一?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许昌对曹魏有重要的政治意义,黄初二年(221年)曹丕以“汉亡于许,魏昌于许”之意,改许县为许昌,许昌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开始,也是曹魏龙兴之地之一,正是在许昌曹操开启了其王霸之业。

《元和郡县志》记载:魏迁都洛阳,宫室、武库犹在许昌。

曹丕在位期间曾先后四次“行幸许昌宫”,并以司马懿镇守许昌,既然曹魏受禅于汉室,作为东汉最后都城的许昌有资格成为曹魏五都之一。

第二,许昌即可拱卫洛阳,又处于曹魏东线、南线两大防区的交通要道,可以更为有效的对这两大防区进行战略性的支援。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曹操分沛国立谯郡治谯县,并辖有相县、萧县、酂县、费亭、苦县、宋县、城父县、山桑县、铚县、竹邑县、符离县、蕲县、洨县、龙亢县、虹县等县,谯郡之所以能成为曹魏五都之一,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谯郡是曹氏的家乡,历史上改朝换代后帝王抬高自己家乡地位的例子也并不罕见,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就定凤阳为中都,所以曹丕以谯郡为五都之一并不令人意外。

第二,曹魏在东线对吴作战,谯郡是大军必经之路之一。

《三国志》记载: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自涡入淮,出肥水,军合肥。

《三国志》记载:冬十月,治兵,遂征孙权,十一月至谯。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居巢,二月,进军屯江西郝溪。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遂逼攻之,权退走。

由谯郡顺涡水入淮至寿春,经肥水至合肥再至濡须口,这是曹魏伐吴的主要行军路线之一,所以谯郡军事上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这也是谯郡入选曹魏五都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说,曹丕立国后之所以实行五都制主要还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虑,三国分立曹魏周边皆是劲敌,五都制对于曹魏的战略布局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