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时间,45岁的李先生,时不时会觉得右上腹疼痛,类似腹绞痛。尤其是在吃过饭之后,疼痛感明显加重,还会出现严重的腹泻。
这天,李先生与部门同事聚餐之后,腹痛感再次出现,但这次的疼感程度远远高于之前,疼得李先生甚至直不起腰,浑身冒汗。同事见状,立马送李先生去了医院。
做完胃镜检查之后,肠镜却未见异常,随后,在医生的建议下,李先生与同事又去了肝胆科进行检查。
做了全腹部平扫、增强CT检查之后,检查结果显示:胆囊壁局部不均匀强化,大约0.5cm大小,胆囊底部和颈部囊性灶,底部病灶约0.9cm大小。
李先生被诊断为“胆囊腺肌症”。
可能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胆囊其实属于人体的消化器官,负责人体的胆汁存储和浓缩。胆汁是从肝内分泌出来的,能够消化脂肪,蛋白质等等。所以,胆囊对人体的消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不知道这一点,生活中,很多人出现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症状,通常认为是自己的胃“坏”了。其实并不然,也可能是胆囊疾病!
胆囊腺肌症,简称GA,是胆囊的一种非炎症、非肿瘤性增生病变,属于胆囊腺肌增生病,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通常与胆囊炎、胆囊结石疾病相伴而行。根据组织形态学,该病可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弥漫型。
据调查显示,该病多发于50~60岁年龄段的人群。因此,它在中老年人群中是一种高发疾病。
但是,有一点需要明确一下,胆囊腺肌症通常是一种良性的胆囊疾病,是胆囊增生性疾病的一种,属于慢性增生。可见,其发病慢,临床症状也不具有特异性,由此,才容易被人们误解为肠胃疾病。
胆囊腺肌症的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上腹饱胀、右上腹隐痛等,且缺乏临床特异性。
因此对该病的诊断比较困难,需要借助专业诊断设备,进行影像学检查,再结合患者体征和各项指标,首先排除其他相关胆囊疾病后,才会再进行更精准性地胆囊腺肌症检查。
目前对该病的诊断主要是超声检查,使用超声造影诊断胆囊腺肌症准确性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胆囊壁的完整性,并判断其内部回声是否均匀一致,诊断效果更佳。
对胆囊腺肌症患者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应该结合影像学诊断、临床表现决定治疗方案,严格把握手术指征。
虽然目前来看,胆囊腺肌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和明确,但是研究人员及医生们普遍认为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与该病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相较于胆囊腺肌症,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名气更高一些,更被大众所熟知,这两种疾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患病率较高。那它们与胆囊腺肌症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联呢?
胆囊结石患者体内容易出现反复的胆囊管梗阻,会造成胆囊黏膜损伤,由此导致胆囊壁炎性反应反复发生,继而形成慢性胆囊炎。
而慢性胆囊炎又可导致胆囊收缩功能不良,体内胆汁淤积,然而进一步加重胆囊结石。
由此,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人体的胆囊黏膜萎缩,腺肌增生,黏膜上皮向胆囊壁内凹陷,导致人体内的血压、水、电解质的失衡,刺激上皮增生和周边滑肌纤维的异常增生,进而出现胆囊病变。
且据调查数据显示,高达60%的胆囊腺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由此可见,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患者容易引发胆囊腺肌症,而这也是为何这三种疾病的患者,其临床症状具有相似性。
其实,严格来说,胆囊腺肌症可发病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50~60岁人群。然而在这些人群中,女性患病率却更高。临床上曾有数据分析发现,在胆囊腺肌症患者中,女性的患病数量明显高于男性。
对此,一些女性朋友可能就会发出疑问:“为何我们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此病?我们有什么独特之处?”
有研究表明,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可能是胆囊腺肌症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
雌性激素能增加胆固醇合成,使人体胆汁内的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如果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不易被人体溶解,被溶解的胆固醇长期积累沉淀,容易形成胆固醇结石,最终出现胆囊病变。
由此,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主要是由于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高于男性。生活中,女性朋友需要注意避免体内的雌性激素水平过高。
雌性激素如果出现过高的情况,可以多吃富含硒和锌的食物,如青花鱼、海带、胡桃等,适当提升雄激素水平,进而降低雌激素水平。
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胆囊腺肌症后,往往最先问的是“这是一种什么病,我是怎么得上这种病的?”,除此之外,还会问到:“这种病会变癌吗?我会不会最后得了胆囊癌?”。相较于前者,后者往往是患者更为担心的。
众所周知,胆囊癌属于胆道恶性肿瘤,其发病因素比较复杂,但其发病因素与胆囊腺肌症的发病因素存在重叠,如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等,这些因素不仅会引发胆囊腺肌症,还会引发胆囊癌。
胆囊良性疾病专家共识2021年版中,提到胆囊腺肌症有恶变为胆囊癌的可能,恶变的概率大约是3%~10%,如果胆囊腺肌症在合并结石及胆囊炎,那么在炎症的反复刺激下,有恶性病变成胆囊癌的可能。
胆囊虽小,但是不可或缺。胆囊虽看不见,但其带来的危害却实实在在,让人痛心疾首!胆囊是人体的一部分,如何保护胆囊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1、控制体重,注意定时进餐
如果体质肥胖,体内的胆固醇会出现过高的情况,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无法被有效溶解,会不断沉积在人体中,由此造成胆囊损伤。控制体重、合理减肥对维持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家应当做到有规律地按时进餐,尤其是早餐。
2、饭后少吃“闲食”,多动动
饭后吃点小零食,或来点饭后甜点,是很普遍的一种饮食习惯,但这种习惯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利于肠胃的消化。饭后久坐同样存在这种风险,不利于胆汁的排泄,对胆囊不利。
3、不抽烟、不喝酒
对于胆囊来说,不论是香烟还是酒精,都属于“危害物品”,需要避而远之。酒精进入人体中,一定程度上会对胆囊产生刺激性,长期如此,很容易导致胆囊发生病变。另外,香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甚至致癌物质,进入人体中,也会对胆囊造成伤害,损害胆囊健康。
虽然提起胆囊腺肌症,很多人并不了解,对该病也不是很熟悉,但追溯每种疾病的缘由,好似都逃不开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看似不起眼的一种习惯,殊不知里面蕴藏着健康杀手。因此,生活中积极有效的预防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