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9年爆发的靖难之变给明王朝带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震动,建文帝意图仿照汉例翦除各藩王羽翼是靖难之变的导火索。
燕王朱棣自洪武年间就一直镇守北方,因常年替明帝国防御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所以朱棣帐下的士兵多骁勇善战,多年不曾卸甲。建文帝十分担忧燕王会兵变夺权,于是开始向朱棣下手意图彻底根除威胁。
朱棣画像
朱元璋濒死前,因隔代指认新君使其他诸子都对建文帝颇为不满。尤其是在建文帝暴露出削藩意图后更是激化了朝廷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朱棣不愿引颈受戮,在僧人姚广孝的建议下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浩浩荡荡向南京城杀去。朝廷虽然拥有重兵,但战斗力皆不如朱棣控制的军队,很快南京城便被攻破,大眀江山落入朱棣之手。
靖难之变示意图
提起靖难之变,就不得不先从朱元璋所立太子朱标开始说起。公元1355年嫡长子朱标诞生于世,从小就受到朱元璋的细心呵护。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将朱标立为世子,准备在自己百年之后由朱标继承他的爵位。
朱标也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言谈举止都透露出王者的气质。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城称帝,建国大明,朱标也顺理成章成为大明朝第一代太子储君。在随后的时日里,朱元璋常常向其亲自传授治国理政之法,教育朱标应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并从朝中选拔出优秀的官员担任太子少傅,意将朱标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朱标在朝中的口碑也堪称上佳,对待大臣彬彬有礼,虚心问教。对待百姓以宽仁为本,密切关注民生,朱元璋对他的表现也十分满意。
朱元璋
公元1377年开始,朱元璋逐渐下放权力令朱标听政,并且授予他处理朝政的权力。朱标应允,每日矜矜业业批阅奏折至深夜,朱元璋大为欣慰。
当时朝中所有大臣都认为朱标继位后一定会延续洪武年间的盛况,再创一番盛世之相。然而天妒英才,在公元1391年时,朱标在从陕西归京的途中染上了重疾,次年就因救治无效而离开人世。《明史·兴宗孝康皇帝睿宗献皇帝列传》中对此曾有相关记载:
"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礼官议期丧,请以日易。及当除服,帝不忍。礼官请之,始释服视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
朱标
朱元璋在听闻朱标病逝的消息后痛哭流涕,虽然丧子之痛令他肝肠寸断,但他仍然要面临摆在他面前的诸多问题。最重要的便是需要重新考虑应当立谁为新任储君。朱标已经去世,人死不能复生,然而生者仍需继续,立储之事不可不为。
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分别是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和四子朱棣。按照封建时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如果嫡长子遭遇不测,继承权可以顺移至嫡次子或者嫡长孙。朱元璋的前四子都是嫡出,所以朱标死后朱樉、朱棡和朱棣都有权利继承皇位。这样的案例在历史上也曾有过,比如曹操的嫡长子曹昂(非正室卞夫人所亲生,仅是养子)就因战死无缘继承爵位,魏王的爵位最后就传给了嫡次子曹丕。
曹丕
既然有先例可循,那朱元璋自然可以顺理成章立次子为太子。但朱元璋却选择指认隔代的皇太孙朱允炆为储君人选,这让朱元璋的三个嫡子都对其十分不满。不久次子与三子都因故离世,只有朱棣一直健在。如果说朱元璋是为了避免儿子们之间争夺帝位互相残杀的话,那应该在朱樉和朱棡离世后改立朱棣为太子,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这就为后来的靖难之变埋下了祸根。
至于朱元璋为何坚持要立皇太孙为太子,想来应该是因其太过于钟爱朱标。即便朱标死去,朱元璋也希望其子能够继承他的大业。再加上朝中大臣多数心向朱允炆,所以朱元璋才如此一意孤行铸成大错。
公元1398年,七十一岁的朱元璋病逝于南京城。濒死之际,朱元璋立下遗诏,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同年朱允炆继位为帝,年号建文,即建文帝。
事实上,建文帝也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仁君。在他还是皇太孙之时,就曾经向朱元璋请旨修改《大明律》中太过残忍和苛刻的内容,赢得了朝中大臣和百姓的好评。
朱允炆
建文帝自幼就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在继位为帝后还向当代大儒方孝孺、黄子澄和齐泰等人频频请教治国之道。所以在建文帝心中,一直想建成一个天下大同的国家,继位后不久便着手对国家现有制度进行改革。但因靖难之变,建文帝的诸项仁政记录都被消除,所以至今无法确定当时究竟做了哪些变革。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建文帝一直有着削藩的念头。在朱元璋称帝后不久,为了稳定边关,曾经采取以藩镇边的政策,将诸子分封至各地,以达到拱卫中央的目的。其中以秦王、晋王、燕王和宁王四股藩王势力最为强盛。朱元璋在位之时,诸王尚且不敢心怀谋逆。但当老皇帝去世后,年少的建文帝不得不考虑削除这些藩镇隐患。
建文帝继位之时,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就已经相继离世,四大藩王去其二,削藩将会变得更加容易。宁王朱权一直镇守在大宁,手握八万重兵和六千车兵。《明史·诸王·太祖诸子》中对其曾有相关记载:
"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逾二年,就籓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权数会诸王出塞,以善谋称。"
朵颜三卫
但朱权一直无意争夺皇位,忠心耿耿为朝廷守卫边关。建文帝明白这一点,于是将削藩的主要方向放在了燕王朱棣身上,而且此时只有四叔朱棣拥有合法的继承权。
朱棣从洪武年间开始就一直为朝廷镇守北疆,率兵抵御来自鞑靼和瓦剌的威胁。帐下士卒与草原民族对峙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作战技巧。而且朱棣还将曾经的元朝太尉乃儿不花招降,又擒获北元猛将索林帖木儿,立下赫赫战功,在军队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朱元璋曾经规定各藩王所掌控的部队皆为朝廷之师,不得朝廷命令不得轻易调动。但各藩王都可拥有少量的私人武装,人数限制在三千至一万五千人左右。虽然这么少的数量不足以对中央构成威胁,但各藩王在藩镇经营多年,帐下的"中央军"早就成为了藩王的私人武装,只听从藩王的号令而不尊朝廷号令。这便构成了朱棣起兵夺取政权的基础。
朱棣
公元1398年,建文帝终于下定决心并向燕王朱棣出手,首先意图翦除燕王羽翼,即铲除周王朱橚的势力。在此之前建文帝已经废除了五位藩王,不久又废除了齐王、代王和湘王三位藩王的势力。朝廷与藩镇之间的矛盾因此激化到顶点,以燕王朱棣为首的藩王集团开始与朝廷相抗。
同年年末,建文帝下诏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秘密逮捕朱棣,张信思虑过后决定将朝廷旨意汇报给朱棣。朱棣听闻朝廷已经出手,于是在与姚广孝商议后决定起兵发难。并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奔赴南京城。
朱橚
燕王朱棣起兵后很快控制了北平城,但北平周边仍有许多心向建文帝的官僚。为了稳定后方安心南下,朱棣相继攻破通州、蓟州,遵化、密云等地,随后才发兵居庸关。
居庸关
朝廷同时也在调拨各地军队节节阻击,但仍然无法阻止燕军的脚步。公元1399年八月二十四日,燕军兵至无极县,也就是如今河北石家庄一带。朱棣听闻朝廷主力就在不远,于是想趁其不备发起最后的决战。中秋之夜,燕军趁敌人欢庆佳节的时候突然发动奇袭,朝廷平叛大军遭遇大败,向后退却死守城池。燕军久攻而不能下,于是撤军返回北平休整。
建文帝听闻燕王已经起兵,于是连忙致信宁王,要求他火速赶往南京城。建文帝之意在于担心宁王与燕王联合起来共同与朝廷相抗,于是想将其控制在手充当人质。宁王接到旨意后即刻启程前往南京,还未抵达就被建文帝削去三护卫,引发了宁王的不满。
朱权
朱棣为了获取宁王的支持,星夜率兵赶往大宁并孤身一人进城与宁王相见。此时朱棣早已暗中与宁王部下达成秘密协议,众将皆愿意依附于燕王。宁王被迫无奈,只好加入燕王一派共同南征。《明史·诸王·太祖诸子》中对此曾有相关记载:
"权邀燕王单骑入城,执手大恸,具言不得已起兵故,求代草表谢罪。居数日,疑洽不为备。北平锐卒伏城外,吏士稍稍入城,阴结三卫部长及诸戍卒。燕王辞去,权祖之郊,伏兵起,拥权行。三卫彍骑及诸戍卒,一呼毕集。"
得到宁王部队的朱棣实力大增,再次发起南征。公元1402年,燕军接近南京城,七月便兵至南京城下。守将朱橞和李景隆见状丧失了守城之心,于是打开城门迎朱棣进城。至此,靖难之役宣告结束,江山尽落入朱棣之手。
靖难军
当燕军攻入南京城之时,皇宫中突然兴起大火,建文帝也不知所踪。对此民间多有猜想,一派认为建文帝已经葬身火海,自焚自尽。一派认为建文帝在破城之日落发为僧,遁入空门以求庇护。另一派认为建文帝趁乱逃入东南亚一带。建文帝下落的问题至今仍然悬而未决,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大眀江山已经掌握在朱棣的手中。
从靖难之变的背景和过程来看,是朱元璋隔代指认新君的行为间接导致了后来的变乱。而建文帝继位不久就对各藩王行削藩之事更是直接引爆了中央与藩镇之间的火药桶。被削的藩王不是被迫自尽,就是被软禁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藩王们自然会凝聚在一起共同反抗朝廷的削藩之举,靖难之变也必然会爆发。
参考文献:
1.《明史·兴宗孝康皇帝睿宗献皇帝列传》
2.《明史·诸王·太祖诸子》
3.《皇明祖训·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