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小满节气的寓意和传统(小得盈满 吃苦祈蚕)

5月21日是今年的小满节气,对应最显著的物候变化就是“小得盈满”:在南方,此时雨水渐多、使得河水越来越多、越来越满;在北方,小麦开始灌浆、籽粒日渐饱满,但还未成熟。小满是自然之道,也是人生哲理:淡淡一笑间,小小得盈满。以节气名写照心态,将满未满便是留白,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小得盈满 吃苦祈蚕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小满是夏季第二个节气,民俗活动根据农耕社会特点形成,主要有“小满祭车神”“小满祈蚕节”“小满食苦菜”等。

小满之日苦菜秀。在粮食不丰的古代,小满时节正是青黄不接的最后一刻,此时人们会采集带苦味的野菜以补充粮食短缺,久而久之演变成习俗,正所谓: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都是粮仓。

在江南,有“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的说法。根据清代苏州文士顾禄《清嘉录》的记载,“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丝车。到了小满,江南地区农田里需要蓄满水,人们会早考虑、巧安排,以人力或畜力带动水车灌溉水田。到了小满,油菜开始收割、晾晒、舂打,然后送到油坊用油车压榨成为香喷喷的菜籽油。到了小满,“春蚕不吃小满叶”,蚕宝宝开始吐丝结茧,人们就摇起丝车,忙着缫丝。

江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蚕桑之乡,有悠久的栽桑养蚕传统。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中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但是蚕难养,古代蚕被视作“天物”,因此古人在小满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祈求好收成。这份传承,也体现在近期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当中:小学阶段进行农业生产劳动教育,饲养1-2种小动物,观察其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其生活习性、掌握养护方法、培养喜爱之情。

“古人用蚕丝做衣服,特别聪明,但是也很辛苦。”南京市瑞金路小学四(1)班的马君诚告诉记者,他们这学期的科学实践课就开展了养蚕活动,“我们从3月份就开始养了,先是一颗颗蚕种,然后是蚁蚕,再是1龄蚕、2龄蚕直到5龄蚕,最后结茧,然后今天飞出来成了蝶子。”马君诚见证了蚕宝宝整个生命周期的变化,不仅收获了劳动的快乐,而且也为此感到自豪,“感觉很奇特,我就像个蚕爸爸一直在照顾它!”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小得盈满 吃苦祈蚕

“开展养蚕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品质,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养蚕历史,养蚕缫丝、制成各种漂亮的丝绸,然后通过贸易开启‘丝绸之路’,让孩子们了解这些养蚕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南京市瑞金路小学科学老师周文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