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幼儿园孩子发烧怎么推拿退烧图解法(防治小儿感冒、发烧的八个推拿手法)


早在11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9年版)》,也标志着全国各地进入了流感高发季节,小儿流感是每年流感防治的重灾区,甚至有些宝宝每年都无法幸免,必然会赶上一波感冒、发烧潮!

小儿流感在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对流感伴发的发热、惊厥等症状也颇为头痛。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便捷有效的“预防小儿感冒、发烧的八个推拿手法”,一来及早预防,二来也可快速达到镇惊退热的效果,有宝宝的家长不妨试一试。

一、开天门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推50-100次。

【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调理小儿感冒、发热、头痛、烦躁不宁、惊惕不安等。

开天门

二、推坎宫

【位置】: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上。

【手法】: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分推坎宫。推后也可点刺放血或掐按揉摩,以增强疗效。推50~100次。

【作用】:调理小儿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烦躁不安,惊风,目眵等。

推坎宫

三、运太阳

【位置】: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定位方法:由眉梢到耳朵之间大约三分之一的地方,用手触摸最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手法】:用两大拇指推运,称推太阳或运太阳。向眼睛的方向推运为补,向耳朵的方向推运为泻。推20~30次。

【作用】: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调理小儿急慢惊风,心热、烦躁、感冒无汗、偏正头痛。若外感表实证用泻法,外感表虚证、内伤头痛用补法。

运太阳

四、揉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

【手法】:两拇指或中指端揉1分钟

【作用】:疏风解表。调理小儿头痛,惊风,烦躁不安等症状。

揉耳后高骨

五、揉迎香穴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手法】:用食、中二指揉30次。

【作用】:调理小儿鼻塞流涕。

揉迎香

六、清肺经

【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手法】:法为主,取左手,由指根向指尖方向推动200~400次。通常以末节指纹推向指尖方向为清,称清肺经。

【作用】:清肃肺金,补肺固表,有效调理小儿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清肺经

七、拿风池穴

【位置】:耳朵耳垂后面有个骨头,耳后高骨就是这个骨头的后表面,骨头后面与颈后肌腱之间又有个凹陷的地方,风池就在这个凹陷处。

【手法】:按揉风池穴1分钟

【作用】:疏风散寒,发汗解表,镇静安神。

拿风池

八、拿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先确定大椎穴与肩峰最高点(肩部最高骨)的位置,再取两者连线的中点,在两筋之间,按压有明显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手法】: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

【作用】:疏风散寒解表,调理小儿风寒感冒。

拿肩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