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金光宝镜是谁的法宝(截教大仙:金光圣母)

在《封神演义》中,截教众仙实力非凡,每一个下凡的仙人表现都非常的精彩,给阐教仙人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封神中出现的仙人,大多数都是男人,女性仙人的很少,但是有那么几位女性仙人,她们要远远强过男性仙神,比如:三霄娘娘,一出山就把不可一世的阐教十二仙打的法力尽失;金灵圣母战平阐教三大金仙;龟灵圣母打得惧留孙只有逃跑的份……

在《封神演义》中一共出现了十一位截教女仙,她们法力修为高深,在与阐教仙人交手之际,论单打独斗部分截教女仙完全处于碾压之势。这十一位女仙分别是: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金光圣母、火灵圣母、云霄娘娘、碧霄娘娘、琼霄娘娘、石矶娘娘、彩云仙子、菡芝仙。她们在原著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前期整理过五大圣母中的四位圣母的详细资料,今天将最后一位金光圣母的详细资料整理如下:

金光圣母,是截教通天教主的弟子,在截教金光圣母是东海金鳌岛十天君之一,是唯一的一位女仙。

拥有法宝:金光宝镜,坐骑五点斑豹驹。

金鳌岛十天君的厉害之处是在于他们摆得十绝阵,凭借十绝阵,金鳌岛十天君逼出了阐教副教主燃灯道人和十二仙首,但以十二仙首的实力根本没有十足把握去破十绝阵,所以燃灯才想到了用送“炮灰”的方式去探阵,并借此斩杀十天君破掉十绝阵。

东海金鳌岛十天君组团下凡,参与商周之战,是封神大战中出现的最精彩的一部分,是截教炼气士第二次组团和阐教仙人斗法。

十天君是在闻太师征讨佳梦关兵败西岐后,退居七十里之外,闻仲用兵数十年未尝有败,今亲征西岐兵败岐山七十里,心情郁闷之极,有余庆建议邀请三山五岳道友前来助拳,闻仲突然好似突然看见一盏明灯,于是驾起墨麒麟,游至东海金鳌岛。

其实申公豹早就造访过十天君,十天君也早就想下凡参与红尘之事。当闻太师到了金鳌岛,欣赏完了岛上的秀丽风景,又见四处洞门紧闭,意欲他处行走时,恰巧碰上了菡芝仙,原来此时的十天君并不在金鳌岛,而是去白鹿岛练演习阵法去了。由此可以推断,十天君为了下凡正在苦练基本功,也许他们也想着享受人间富贵。早把师尊通天教主之言抛在了九霄云外。

当闻太师在白鹿岛见到十天君时,唯独少了金光圣母,原来金光圣母往白云岛去练他的金光阵,其玄妙大不相同,因此少她一位。

金光圣母摆下十绝阵中的第五阵金光阵:

金光阵,凭借金光圣母的法宝金光宝镜立于阵中。有诗赞道:

宝镜非铜又非金,不向炉中火内寻。

纵有天仙逢此阵,须臾形化更难禁。

此阵内夺日月之精,藏天地之气,中有二十一面宝镜,用二十一根高杆,每一面悬在高杆顶上,一镜上有一套。若人、仙入阵,将此套拽起,雷声震动镜子,只一二转,金光射出,照住其身,立刻化为脓血。纵会飞腾,难越此阵。

广成子破金光阵:

金光圣母骑在五点斑豹驹上,提飞金剑大呼曰:“阐教门人!敢来破吾金光阵?‘’

燃灯道人看左右无人,先破此阵,正没计较,只见空中飘然坠下一位道人,面如傅粉,若丹朱。乃是玉虚宫门下萧臻,他在玉虚宫辈分虽然高,但道术资质却一般,奉了元始天尊师命,下山破金光阵,其实就是元始天尊让他来送死祭阵的。

萧臻对众仙稽首曰:“吾奉师命下山,特来破金光阵。‘’只见金光圣母大呼曰:“阐教门下!谁来会吾此阵?‘’言未毕,萧臻自告奋勇,转身曰“吾来也!‘’金光圣母认不得萧臻,问曰:“来者是谁?‘’萧臻笑曰:“你连我也认不得了?我乃玉虚宫门下萧臻是也。‘’金光圣母曰:“尔有何道行,敢来会吾此阵?‘’仗剑来取,萧臻撒步赴面交还,二人战在一起,金光圣母拨驹往阵中飞走。萧臻大叫:“不要走!吾来了!‘’径赶入金光阵内。

至一台下,金光圣母下驹,上台将二十一根杆上吊着镜子,镜子上每面有一套,套住镜子,圣母将绳子拽起其镜现出,把手一放,发雷响处,振动镜子,连转数次,放出金光,射着萧臻,大叫一声,可怜正是:百年道行从今灭,衣袍身体影无踪。

萧臻一道灵魂,清福神柏鉴引进封神台去。

金光圣母走至阵前曰:“萧臻已绝,谁敢会吾此阵?‘’

燃灯道人命广成子:“你去走一遭。‘’

金光圣母打开金光阵对付萧臻,并将萧臻杀死的细节,广成子在一旁瞧了个仔细,心中有了破阵之法后,此时阵中煞气已泄,便也昂然如入阵去了。

广成子来至阵前道:“此阵有何破,聊为儿戏耳!‘’

金光圣母大怒。广成子随着进入金光阵内,见台前有杆二十一根,上有物件挂看,金光圣母上台,将绳子挠住拽起,套中现出镜子,发雷振动,金光射将下来。

广成子身穿八卦仙衣,金光纵有精奇奥妙,侵不得八卦仙衣。有一个时辰,金光不能透入其身,雷声不能振动其形。广成子祭出番天印,往八卦仙衣底下打将土来,一声响,把镜子打碎了十九面。金光圣母着了忙,拿两面镜子在手,方欲摇动,急发金光来照广成子;早被广成子复祭番天印打将来,金光圣母躲不及,正中脑门,脑浆迸出而亡于阵中。

封神大战结束后,姜子牙归国封神,金光圣母被封为雷部二十四位天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