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清平乐》上线后受到一致好评,演技在线,剧情精彩让人大饱眼福。
《清平乐》改编自米兰lady的小说《孤城闭》,以北宋为背景,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事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之间,还原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宋仁宗。
那我们就来理一理剧中的历史人物介绍,帮你更好地,更加清爽地追剧。
赵祯-宋仁宗(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北宋朝第四位皇帝,初名赵受益,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宋仁宗
上图是历史文献中的宋仁宗形象,对比剧中的形象可以看出此大作在服饰的还原度还是很高的。
比对图
剧照
1)宋仁宗早年经历
因赵恒所宠信的美人刘氏(章献明肃皇后)无子,赵恒便对外声称赵受益为刘氏(刘娥)所生。
刘娥
赵受益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喜怒不表现于外表。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被封为庆国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封寿春郡王,讲学于资善堂。天禧元年(1017年),加官中书令。
天禧二年(1018年),赵受益进封升王。同年九月丁卯日(1018年10月19日),赵受益被册封为皇太子,赐名赵祯。由参知政事李迪兼太子宾客,以辅导赵祯。
2)登基即位
乾兴元年二月十九日(1022年3月23日),赵恒逝世。年仅十三岁的赵祯即皇帝位,由皇太后刘氏(章献明肃皇后)代行处理军国事务,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去世,才开始亲政。
赵祯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对待臣僚、侍从宽厚。谏臣包拯屡屡犯颜直谏,甚至唾沫都飞溅到赵祯脸上。但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竟未予以怪罪。有一次,包拯反对任命仁宗宠妃张氏(即温成皇后)的伯父张尧佐为三司使,赵祯便改命张尧佐为节度使,包拯愈加激烈地反对,带领七名言官与赵祯理论。赵祯生气地说:“你们是想说张尧佐的事吗?节度使是个粗官,为什么还要争?”言官唐介不客气回答道:“节度使,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都曾经做过,恐怕不是粗官。”赵祯最终采纳了言官的建议。他回到后宫后,对张氏说:“你只知道要宣徽使,你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吗?”
但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宋论》中认为赵祯“无定志” 。他认为,在赵祯亲政的三十年中,两府大臣换了四十余人,都是屡进屡退,即使贤者在位,因不能安于其位,也无法施其才能,做出成绩。这样朝令夕改,一反一复,使“吏无适守,民无适从”,让下面的人感到无所适从,结果什么事也办不成。 [15] 谏臣蔡襄曾说他“宽仁少断’’。在庆历改革之初,蔡襄等人就曾提醒赵祯“任谏非难,听谏为难,听谏非难,用谏非难……愿陛下察之,毋使有好谏之名而无其实”。
总体而言,赵祯知人善用,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家誉为“守成贤主”。史上有“庆历、嘉祐之治”之称,尤以“嘉祐之治”为多。
3)励志变革
赵祯不安于守成的现状,针对庆历年间农民起义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以及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三冗”(冗官、冗兵、冗费)的现象,也有志开展革新。他多次以“天下事责大臣”,意图有所作为。
刘钧 饰 范仲淹
庆历三年(1043年),赵祯授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俗称“四谏”),锐意进取。九月,在赵祯的责令下,范仲淹、富弼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的十项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赵祯大都予以采纳,并渐次颁布实施,颁发全国。
张本煜 饰 欧阳修
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彻底失败。这次改革虽然失败,却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起到了投石问路的先导作用。
4)立储及患病
赵祯因膝下无子,故而在景佑二年(1035年)将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即宋英宗)接入皇宫,交给曹皇后抚养。但在宝元二年(1039年)豫王赵昕出生后,赵祯又将赵宗实送出宫。
但到后来,赵祯的三个儿子接连早夭,只得于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立赵宗实为皇子。
至和三年(1056年)正月,赵祯在临朝受文武百官参拜时,突然手舞足蹈,口出涎水。同日,辽国使者正在紫宸殿拜见赵祯,赵祯语无伦次。宰相文彦博只好对辽朝使者说是饮酒过量所致。此后数日,赵祯病情愈益加重,天天大呼“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等荒唐的言语。文彦博等负责全权处理朝廷内外大事。到二月份,赵祯逐渐康复,开始处理政事。
5)崩逝汴梁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4月30日),赵祯于汴梁皇宫驾崩,享年五十四岁。
据《宋史》记载,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开封)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江疏影 饰 曹丹姝
慈圣光献皇后曹氏(1016年-1079年11月16日),真定灵寿(今河北灵寿)人 [1-2] ,宋仁宗赵祯第二任皇后,出身于高门世家“真定曹氏”,宰相宋庠曾评价:“今天下言诸侯王世家者,以曹为首”。
曹皇后的祖父曹彬为北宋开国功臣,父亲曹玘,曾祖父为魏王曹芸。曹氏于宋景祐元年(1034年)九月被册立为皇后,宋英宗、宋神宗相继即位,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元丰二年(1079年)病逝,年六十四岁,谥号“慈圣光献皇后”。
慈圣光献皇后曹氏
曹皇后出身于宋朝高门大族“真定曹氏”家族,将门之女,先祖是晋朝冀州清河郡太守曹泓 [3] ,其子孙后徙家于真定灵寿,世居于此,唐末五代时开始发迹,至北宋时成为当时顶级的世家大族之一 [4-5] ,与东莱吕氏(吕蒙正家族)、真定韩氏(韩亿家族)、三槐王氏(王旦家族)等家族并称 [6] ,名著于世。
曹氏的祖父为北宋王朝的开国元勋、鲁国公曹彬,其驰骋疆场数十年,出生入死作战不下数十次,先后参与平定后蜀、南唐、北汉等政权,为北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官至枢密使、谥周武惠王,欧阳修曾说“曹武惠王斌,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宋真宗也说“国朝将相家,能以身名自立,不坠门阀者,唯李昉、曹彬尔”。
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刘娥死后,宋仁宗的第一位皇后郭皇后被仁宗以无子为借口废掉,幽居长宁宫。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被宋仁宗养母章惠杨太后看中,次年九月即景祐元年(1034年)立为皇后。
曹皇后熟读经史,善飞白书(书体之一)性情慈爱,节俭,处事谨慎又不失敢作敢为。但相貌并不特别出众,终身未生育子女,看重美貌的宋仁宗并不欣赏她的贤德,对她不宠爱。曹皇后却非常善于自处,张贵妃(死后谥温成皇后)盛宠,她亦不计较。她还重视稼穑,常常在宫苑内种植谷物,养蚕采桑。
福康公主,宋仁宗长女,母苗贵妃。宋仁宗子女稀少且相继夭折,最终长大成人的不过四个女儿,其中长女福康公主作为皇帝十多年里仅有的孩子,受到的宠爱远非一般公主可比。她自幼机敏聪慧,极尽孝道。仁宗曾经生病,她服侍在父亲身边,赤足散发向天祷告,愿以身代父受罪,使仁宗愈发珍爱她。四周岁时,辽国提议和亲,为富弼所阻。
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为二十岁的福康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礼,晋封福康公主为兖国公主。公主母苗贵妃母凭女贵,同年晋封为贤妃,三代特赠东宫三少官。福康公主是宋朝第一个有册封礼的公主,仁宗花费了数十万缗钱为公主建造府邸。兖国公主出嫁后,月给千贯,待遇如同皇太子。
婚姻风波
①起因
“狸猫换太子”
宋真宗刘皇后无子,真宗便将李宸妃之子抱给她养,即后来的宋仁宗。仁宗直到刘太后去世才知道身世真相,惜李宸妃已过世多年。为弥补自己未尽的孝道,仁宗给予舅家李氏各种荣宠,并与其结为亲家。
宋仁宗诸子皆早夭,却仍对子嗣抱有幻想,迟迟不肯过继宗室子立嗣,朝廷内外为之担忧。嘉祐元年(1056年),仁宗大病一场,甚至到了胡言乱语的地步,大叫“曹皇后与张茂则谋逆”,导致皇后畏惧流言不敢上前。此时福康公主已经有了病心,初时,她不知道父亲生病,仁宗由十阁宫人照顾。之后仁宗病愈,在嘉祐二年(1057年)便为公主举行了婚礼。
注:《续资治通鉴长编》丁卯,以御侍安定郡君周氏为美人。自温成之没,後宫得幸者凡十人,谓之十閤,周氏、董氏及温成之妹皆与焉。
特殊的婚姻制度
宋太宗比其兄宋太祖小整整十二岁,与同辈分高官联姻时,为使年龄相当,常不得不将公主许配给对方孙子,这在无形之中降低了皇室的辈分。为挽回尊严,宋真宗定下了一项规则:公主出嫁后,驸马要“升行”,公主也随之成为公婆的同辈人,更不必行舅姑之礼侍奉公婆。 [6] 此制度在神宗时期废除。
②经过
被嫌恶的驸马
驸马李玮是宋仁宗生母李宸妃之弟李用和之次子,辈分上是仁宗表弟,福康公主表叔。仁宗早在庆历七年(1047年)便为两人定下婚约,时年公主九岁,李玮约十三岁。《宣和画谱》收录其作品两幅。宣和画谱对李玮的评语是:李玮善作水墨画,每每寓性写作,抒发完兴致就把画弃掉,士大夫亦不知玮之能也。 [8] 米芾曾赞其收藏的购于驸马王贻永的法书为“李氏法书第一”。
李玮貌陋性朴,公主厌恶驸马,待他如同佣奴。 当时有人认为其中有下人挑拨的原因。
注:宣和画谱选人标准偏爱北宋皇室和皇帝亲近内侍,大肆吹捧童贯。因此有人认为画谱为徽宗内臣所为。
③冲突爆发
嘉祐五年(1060年),兖国公主与内侍梁怀吉月下相对小酌。李玮母杨氏在外偷窥被公主发现,公主大怒,殴杨氏,并连夜跑回皇宫叫开禁门向父亲宋仁宗控诉。 [12] 在古代,皇宫禁门晚上并不允许随意开放。公主的行为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谏官们纷纷向仁宗上奏抗议。
首先上奏的是右正言王陶,他引用《周礼》强调宫门夜开问题的严重性,又举出郅恽拒关、曹植闯司马门(史称司马门事件)的典故,要求仁宗严肃处理。随后知谏院唐介、殿中侍御史吕诲等人也纷纷上奏。司马光也先后上《论公主内宅状》及《正家札子》,以祖宗家法来要求仁宗戒饬公主。并向他指出,让公主下嫁本意是关怀李太后一族,结果却导致他们母子离析,家事流落,驸马已经被贬了,作为当事人的公主就真的毫无过错吗?仁宗毕竟心怀母家,有所感悟。 [13]
兖国公主被问责的同时,士大夫们也指出公主会做出对婆家不敬的行为是因为身边下人们的不良影响,所以要求对公主身边的下人也进行彻查。经清查后发现公主乳母韩氏盗窃宅内服玩器物。便再次上书要求严惩公主宅邸内家臣。
身边的家臣们通通被赶走使公主大受刺激,多次自杀未遂——有时是上吊,有时是投井,有时是纵火焚烧宫殿。仁宗心软不忍便将梁怀吉、张承照二人召回。
梁张二人回来后,公主的狂疾也并没有痊愈。公主始终厌恶李玮,不肯回到公主府邸,多次想自尽。公主生母苗贵妃心疼自己的女儿希望能揪出李玮的错误来治他的罪从而结束这场婚姻,所以和俞充仪派宦官王务滋去李府做管家盯着李玮,可王务滋并没抓到他的把柄。后王务滋提议请旨毒杀驸马,苗贤妃和俞充仪便去请旨,因仁宗和曹皇后不同意而作罢。
宋仁宗下令将公主身边的陪嫁的宦官宫女全部遣散,将公主乳母韩氏赶出皇宫,梁怀吉、张承照被发配到西京洛阳打扫宫苑。兖国公主本人回皇宫居住正式与驸马分居。驸马李玮被贬卫州,其母杨氏交托兄长李璋赡养。后公主多次想自尽,仁宗不忍便将梁怀吉、张承照二人召回。谏官杨畋、司马光、龚鼎臣等纷纷上谏,太常博士傅尧俞质问仁宗: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 [14] 仁宗不予理会。
④结果
嘉祐七年(1062年),自公主入禁中,李玮之兄李璋上奏称“玮愚不足以承天恩乞赐离绝”代弟请求和离,仁宗同意了。
司马光又言:“陛下始者追念章懿太后,故使玮尚主,欲以申固姻戚,常贵其家。今玮母子离析,家事流落,大小忧愁,殆不卿生,岂陛下初意哉!近者章懿太后忌日,陛下阅奁中故物,思平生居处,独能无雨露之戚、凄怆之心乎!玮既蒙斥,公主亦不得无罪。“仁宗遂并责公主,并以金钱补偿驸马,待李氏恩礼不衰。
1062年,兖国公主降封沂国公主,安州观察使李玮为建州观察使,落驸马都尉。
数月后,仁宗病重预感自己时日无多,并且内心依然心存对母家未曾尽孝之憾,升公主为歧国公主,恢复李玮的驸马身份让两人复婚。 [16] 李玮虽再次成为驸马但长期在外任职并且公主继续和他分居驸马之位依旧形同虚设。
嘉祐八年(1063年),仁宗驾崩,宋英宗即位,歧国公主也晋升为越国长公主。但英宗没有善待仁宗的妻子和女儿,甚至不给长公主们安排住处要求她们搬离旧宫将宫殿安排给了自己的子女,英宗此举还受到了大臣富弼的上奏质问。
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去世公主的侄子神宗即位,公主被晋封为楚国大长公主。宋神宗改元熙宁,取消了“升行”制度,因此公主离婚的可能性更加渺茫。
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九月,楚国大长公主郁郁而终,年仅33岁,二人婚姻也终于结束。侄子宋神宗至公主宅洒酒祭奠。神宗召中书入见,大哭说道:“李玮负仁宗恩,遇长主无恩礼,可便与节度副使安置。”神宗曰:“玮都不恤长主,衣服饮食药物至于呼医,亦多作阻隔,长主衣衾乃至有虮虱,至自取炭生火,炭灹伤面。”
最终,宋神宗追究驸马李玮的责任,以奉主无状的罪名将李玮贬为郴州团练使陈州安置
熙宁三年薨,年三十三。以玮奉主无状,贬陈州。
辅臣议谥,帝以主事仁祖孝,命曰庄孝,追封秦国。
服化道精致,对于历史文献的参考不少,历史还原度太走心了。
演员选的不错,如张知白、王曾、吕夷简、晏殊都很赞,都是天圣年间当职的人物,年龄也恰当。不像其他电视剧人物不符合史史的乱串,不过范仲淹太老了,他教书时才38岁。
不过对于该剧的剧情编排还是有点差强人意,编剧独创人设还要把历史事件拍出来,不伦不类。比如范仲淹编剧极力想塑造他洒脱不拘小节的形象,可是这根本不符合老范,老范是个儒生气很重的人,编剧塑造的形象完全不能想象他会极力反对废后,曹后更是人设一塌糊涂,又来一个不拘小节大大咧咧的人,实际上曹后是个谨守规矩到刻板的人,仁宗更胡扯,莫名其妙给他安排吃个蜜饯害死百姓,莫名奇妙给他安排个夜闯禁门。
废后明明是仁宗主导这里成了吕夷简,晏殊这为国为民的伟大人设我想像不出来富弼如何大骂他欧阳修如何讽刺他了。